南海中國漁民這樣説……

2016/12/02


  中村裕:中國與菲律賓等周邊國家在南海有主權之爭。2016年夏季,約230艘中國漁船進入東海日本主張的領海的毗連區。9月中國漁船與南韓海警的衝突升級,造成了中國船員的死亡。中國漁船為何屢屢如此?是出於愛國?履行義務?還是為了錢和生活呢?此次,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直接採訪了中國漁民。

在離南海最近的中國南部最重要港口潭門鎮,停靠著大量中國漁船(10月中旬,海南省瓊海市


  10月中旬,筆者走訪了中國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鎮——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這裡距南海很近,當天,潭門遭受颱風襲擊,一片狂風暴雨,天氣十分惡劣。很多漁船停靠在碼頭,無法出門捕魚的漁民聚集在碼頭附近的餐廳,從早上就開始圍著桌子喝啤酒聊天。

  見此情景,筆者頂著暴雨沿碼頭向港口走去,在一艘掛有中國國旗的大型漁船上,筆者看到了一位身披雨衣,貌似在指示船員工作的船長。

  筆者小心試探著和他聊天。他姓郭(59歲),21歲開始當漁民至今已有38年。現在是一艘大型漁船的船長,手下有13個漁民。

  看到郭船長似乎完成了手上的工作,筆者直接問道:「南海和釣魚島,究竟屬於誰?」

  在這艘4年前花400萬元置換的自以為傲的漁船甲板上,郭船長點燃一支煙,抽了一口後慢悠悠地回答:「南海和釣魚島當然是中國的。話雖這麼説,但對於我們來説,最近南海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郭船長耐心地告訴了筆者南海最近的情況。

  這個港口小鎮之前作為通往南海的玄關、中國重要的戰略性港口,不斷發展繁榮。近幾年,潭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功臣就是硨磲貝。

  硨磲貝的個頭比普通貝類大很多,有的甚至長達數十釐米。白色的光澤十分迷人,主要棲息在南海等海域的珊瑚礁中,在中國被視為吉祥之物,常用來加工成雕刻品。有時單個的交易價格高達數萬~數十萬日元。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很多富人為了尋找硨磲貝來到潭門,這個小鎮也由此興盛起來。

  硨磲貝帶來的財富和濫捕代價

  進入2000年代以後,以潭門為據點的漁船迅速增加。相比魚類,漁民更想捕撈硨磲貝,於是頻繁前往南海,以這裡為據點的漁船目前有300~400艘,漁民約有1000人。



  但代價也很大。2014年以後,由於濫捕嚴重,南海的硨磲貝數量驟減,目前已禁止捕撈。

  「現在很少有必要花那麼高的燃料費去南海捕魚」,郭船長説「因為與鄰國存在糾紛,有些同伴被菲律賓抓走了。最近大家都不想去。如果沒有了貝類和魚類,漁民就會去其他能捕到魚的地方。這一切都是為了生活」,他淡淡地説完,又繼續回去工作了。

 
在潭門,有很多用南海捕撈的「硨磲貝」製成高級工藝品的店舖


  不過,如今在港口旁邊仍有200~300家成排陳列硨磲貝工藝品的店舖。雖説已禁止捕撈,但每家商店都有數量充足的硨磲貝,似乎沒有給生意帶來影響。靠硨磲貝賺到錢的店主們將豪車成排地停放在店前。

  「我的寶馬?沒啥了不起的,才50萬。在我們這個地方,那邊那家硨磲貝工藝品店老闆的寶馬最好,130萬,讓人羨慕啊」,5年前,年僅25歲的硨磲貝工藝品店老闆黃先生(30歲)笑著説。

       在潭門,這種硨磲貝暴發戶有很多。黃先生表示「雖然已禁止捕撈硨磲貝,但還是有需求。我相信這生意維持10年沒問題」。

  在這些店的前面,筆者碰到了一位70歲李大爺,他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凝望著雨中的港口。李大爺説自己早年是一位船長,幾年前退休了,真的很喜歡漁民的工作。關於潭門的漁民,李大爺説了這樣一段讓人深思的話。

  「你這麼關注南海的問題啊!這不是什麼難理解的話題。我們大家都只是為了生活才去南海捕魚。沒有誰是出於愛國和主張領土主權才特意去南海」。

  李大爺一邊苦笑一邊接著説:「不過我們作為中國人,有些事情要做。如果國家讓我們去南海,潭門的漁民會立即停止捕魚,換上國家發的民兵服,直奔南海」。

  政府提供衛星定位系統和高額補貼


  李大爺稱他在沒退休時從政府一次領取過十幾萬~二十幾萬元的補貼,和同伴一起去南海捕過魚。在政府的資助下,他們的漁船配備了一個價值約1萬元的衛星定位系統。

 
潭門的漁民做好了國家需要就會隨時放棄捕魚、當「民兵」上前線的覺悟


  此外,政府還以汽油費的名義提供補貼,小型漁船一年能領取約1萬元,大型漁船能領取約20萬元。



  中國漁民們在海上看似若旁若無人的行動多是為了生活。但為了保護自己漁民生活的國家,有時要履行義務也是理所當然的,政府和漁民之間就是這樣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

  2013年4月8日,一個「禮物」再次確認了潭門漁民和國家的這種關係。在當選國家主席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習近平就訪問了這個港口小鎮。

  習近平親自鼓勵漁民,告訴大家安心捕魚。

  在漁民的家中、硨磲貝工藝品店、小賣鋪等很多地方的牆上都掛著當時習近平主席和當地漁民一起拍攝的笑容滿面的照片。

  所以他們如今總是説這樣一句話。

  「國家保護著我們。我們可以在這個鎮、這片海安心地工作也是多虧了習主席」。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 廣州支局 中村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