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漁船蜂擁而至藏玄機?

中國漁船蜂擁而至藏玄機?

2014/10/13

PRINT

      讓日本擔憂的異常情況似乎正在發生。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日本主張的領海海域,中國政府的海監船等進入的次數正在減少,但來自中國的漁船正如潮水般蜂擁而至。這究竟如何解釋呢?
     
駛向東海漁場的大批中國漁船(2012年9月,中國浙江省,kyodo)
  9月28~29日,中日兩國政治家及相關人士在東京齊聚一堂,出席由日本言論NPO和中國日報社聯合舉辦的「東京-北京論壇」。在有關安全保障的分組會上,會場氣氛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沉寂。

      減少的與增加的

  原因是中國軍方相關人士突然開始列舉旨在防範危機的提案。諸如開設海、空軍的熱線、制定海上共同規則……提出了總共25項具體舉措,並呼籲事務級人士之間認真展開討論。

  中日關係眼下出現了尋求打破僵局的氛圍。中國也向日方傳遞了希望重啟處於停滯狀態的海上緊急聯絡機制的有關磋商的方針。

  此外,中國海監船進入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附近日本主張領海的次數也在減少。今年1~9月進入相關海域的次數為平均每月累計7.1艘,還不到去年同期(17.6艘)的一半。

  日本對華投資出現銳減,已對中國經濟投下陰影。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觀點認為,中國領導層勉強出現了希望緩和緊張局面的動向。

  但是,難以理解的是,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周邊正在發生逆潮流而動的情況。

  中國漁船進入相關海域作業、被日本海上保安廳驅趕的情況正在悄然增加。據日本海上保安廳統計,僅在今年1~9月這樣的情況就發生了208起,幾乎是去年1年的2.4倍,甚至是2011年的26倍。

  目前,對於海上保安廳巡邏艇的警告,中國漁船基本不做反抗,而是隨即離去。但是,在日本負責安保的相關人士中有意見表示,「如果漁船的進入出現急劇增加,有可能發生類似2010年秋季的船隻衝撞事件,進而可能導致日中關係緊張」。

  那麼,中國漁船為何會紛紛湧向這片海域呢?在日本政府內部,多種分析相互交織。其中一種説法是自然增加,即中國近年來正在擴大捕撈量,因此導致進入相關海域的漁船增加。

 
  然而,僅憑這一點理由又顯得不夠充分。據日本漁業相關人士介紹,在東海南部海域作業的漁船數量「最近數年裏穩定在1000艘左右」。因此,上述理由很難解釋為何只有進入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海域的船隻出現猛增。

  因此這裡又出現了另一種説法,即認為是因中國政府「放任漁船」所致。

      潛藏的危機?

  有分析認為,中國政府此前在某種程度上對試圖靠近相關海域的漁船進行了限制。但是,以2012年9月日本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為轉捩點,中國似乎放鬆了這樣的限制。

  站在中國角度上看,在日本和美國的強烈反對下,很難再繼續使用海監船加強對抗。因此,中國似乎打算在一定程度上「放任」漁船駛向相關海域,以此削弱日本的實際控制。

  當然也存在中國海監船制止試圖靠近相關島嶼的中國漁船、並登船檢查的情況。不過,自去年到今年9月,能夠確認的只有10次左右。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看起來不像是在認真加以取締」。

  相反,如果中國真的開始認真取締,對於日本來説也是傷腦筋的事。日本外務省高官表示,因為這將等同於允許中國在相關島嶼近海不斷採取執法行動。

  今後,最令日本擔憂的是偽裝為漁民、並進行武裝的「海上民兵」進入相關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目前尚未確認到經過武裝的中國漁船進入的事例。

  不過也有消息顯示,在南海,獲得中國軍方訓練的海上民兵曾被派往應對爭端。

  中日兩國能否真正實現修復關係?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對相關海域進行管控,以防止潛藏的危機突然爆發。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9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8
投票總數: 4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