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與安倍:兩張面孔
2018/02/12
編者按:首腦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是相互聯動的。日經中文網推出「安倍與世界領導人的距離」系列,分4次聚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世界其他領導人的關係,這次介紹安倍與文在寅的關係。
1月4日上午,南韓總統文在寅(64歲)現身首爾的醫院,看望住院的前慰安婦。文在寅説:「解決錯誤的(慰安婦)協議並非易事,但我將盡最大努力」。青瓦臺公佈了文在寅與前慰安婦的合影並介紹稱前慰安婦對相關人士説:「文總統不一樣,應該好好選擇總統」。
![]() |
在慰安婦問題上,文在寅貫徹「受害者中心主義」 (Kyodo) |
文在寅的「受害者中心主義」不知將持續到何時。同一天,其他慰安婦前往青瓦臺出席晚宴之際,乘坐的是警察護送的典禮專用車,南韓媒體稱「這是國賓級的待遇」。
天生活動家
關於2015年的日韓慰安婦協議,南韓的工作組在2017年底發佈了「並未充分聽取受害者意見」的檢證結果。之後,文在寅發表聲明稱「日韓協議無法解決慰安婦問題」。在1月10日的記者會上,文在寅也表示,要解決慰安婦問題,(日本)必須向慰安婦由衷道歉。
文在寅的發言似乎根本沒有考慮過對自己與安倍晉三(63歲)的信賴關係以及對日外交的影響。在文在寅的背後,存在著呼籲廢除日韓慰安婦協議、向總統府施壓的慰安婦相關市民團體。負責慰安婦問題的女性家庭部長官鄭鉉栢(64歲)是參加市民團體運動的前大學教授。
其實安倍與文在寅的會面並不糟糕。2017年7月,在德國漢堡初次會面時,文在寅呼籲「希望能多會面深入交流」。安倍則用韓語表示謝意,並説「希望有機會就舉行會談」。會談後,文在寅對身邊的人透露「與安倍坦率地進行了交流」。
文在寅與安倍年紀相倣,但是成長的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安倍的父親是前外相、祖父是前首相,而文在寅的父母出生在朝鮮的地域,在經濟不寬裕的家庭度過了幼年和少年時期。上學後,文在寅投身於反獨裁的學生運動,畢業後成為了一名人權派律師,是天生的活動家。
![]() |
安倍與文在寅2017年9月7日在海參崴會談(kyodo) |
關於自己的性格,文在寅分析稱自己有道德潔癖,討厭妥協和曖昧。青瓦臺的高官表示,「解讀文在寅的關鍵詞是‘律師’和‘原則主義者’」。在2017年8月的記者會上,文在寅表示殖民時期被日本強徵的南韓勞工對日本企業的個人賠償請求權並未失效,招致了日本方面的反對。日本政府認為該問題由於1965年簽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得到解決。在做出上述表態的第2個月,文在寅在海參崴與安倍見面時表達了改善日韓關係的意願,提出「穩定管控」歷史的未決問題。
面向未來
文在寅的這些發言看似矛盾,但是對於文在寅來説都是原理和原則。「積弊清算」是文在寅政府的最優先課題。慰安婦問題與強徵勞工問題也是積弊清算的內容之一。與日本保持良好關係對於朝鮮問題的解決不可或缺。雖説如此,文在寅的「雙軌政策」還是讓日本難以接受。他以牢記歷史問題的「進步係政治家」的面孔,對日本發表帶有敵意的言論後,又以「國家元首」的姿態表達「面向未來」。
![]() |
安倍與文在寅握手(2月9日,南韓平昌) |
2017年11月,文在寅政府在歡迎美國總統川普的晚宴上端上一份在日韓存在領土爭端的竹島(南韓名:獨島)海域捕撈的「獨島蝦」。對於文在寅來説,此舉是為了做給國內民眾看,但是在日本來看這相當破壞其在海參崴達做出的承諾。同月,在越南和菲律賓召開的國際會議上,安倍與文在寅沒有單獨進行接觸。
2018年是日韓共同宣言簽訂20週年。1998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與時任南韓總統金大中達成了該宣言。文在寅通過2017年底訪日的外長康京和向安倍釋放了「期待在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兩國共同開拓新的未來」的信號。安倍將多大程度做出回應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首爾 峯岸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