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接近中國,「共鬥」日本?
2017/12/18
12月16日結束對華訪問的南韓總統文在寅在與日本的歷史問題以及重視通過對話解決的朝鮮核導問題上,始終與中國保持統一步調。從年底開始日韓外交比較關鍵,文在寅向中國靠近將對此産生影響。
「臨時政府是南韓的根,2019年將迎來建國一百週年」,12月16日,文在寅參觀了在日本殖民地時期成為朝鮮半島人士獨立運動根據地的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舊址。文在寅對獨立運動家的後代表示,計劃2019年在南韓國內建立臨時政府紀念館。
![]() |
南韓總統文在寅12月16日在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獻花(YONHAP-KYODO) |
之後,文在寅與重慶市黨委會書記陳敏爾舉行了會談。雙方就重啟一度中斷的「臨時政府」的軍事組織「光復軍」總司令部的復原事業達成共識。
在北京,文在寅提及了舊日本軍實施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表示「(南韓人)也感同身受」,向遇難者表達了哀悼之意,並派南韓駐中國大使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文在寅時在南京大屠殺80週年的12月13日訪問中國的。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對文在寅向遇難者表達哀悼之意表示了讚賞,並表示「中韓兩國是近鄰,兩國人民在反抗日本殖民侵略和贏得民族解放鬥爭中團結互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方願與韓方一道,守護歷史真相,承擔起共同的責任和使命,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中韓兩國在歷史問題上「共鬥」的話,很可能對日本力爭儘早召開的中日韓首腦會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2018年2月的平昌奧運會以及同年10月日韓共同宣言發表20週年等被韓方視為改善對日關係契機的事項産生影響。
在朝鮮問題上也是一樣。文在寅與美國和日本就「最大限度對朝施壓」達成一致。但是在12月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會談中達成的對朝四原則將重點放在避免朝鮮半島發生戰爭和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上,並未寫入施壓和制裁等內容。
當前日韓外交的懸案是南韓將於年底公佈的2015年日韓慰安婦協議的檢證報告。預計文在寅訪華後將派外長康京和訪問日本,就朝鮮等問題確認日韓合作。但是檢證報告很可能列舉日韓協議的問題點,協議的履行恐怕將愈發困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峰岸博 重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