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走向「百年孤獨」?
2018/05/14
池田元博:在就任儀式上,普丁充滿自信的表情依然如舊,但俄羅斯面臨的國際環境則與6年前大不相同。尤其是與歐美的對立愈發加深。進入第四個任期的普丁總統將帶領俄羅斯走向何方呢?
![]() |
出席在克林姆林宮舉行的總統就職儀式的普丁(5月7日,TASS-KYODO) |
普丁在就職演説中表示「俄羅斯是強大且積極和有影響力的國際社會參與者」,暗示今後也將繼續彰顯俄羅斯的大國姿態。
6年前,從總理一職重返總統之位的普丁在就職典禮當天接連簽署了多項總統令。在外交領域,普丁強調繼前蘇聯的獨立國協(CIS)各國之後,將重視與歐盟(EU)的關係。還顯示出考慮創建統一經濟空間,推進經濟合作的想法。
另外,關於與美國的關係,普丁當時曾表示「將在平等、互不干涉內政、尊重相互利益的原則下,努力推進穩定、可預見的協調」。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2014年春季,以合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為導火線,俄羅斯與歐美的關係驟然冷卻。之後,俄羅斯軍事介入烏克蘭東部,導致與歐美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一方面,俄羅斯2015年秋季對敘利亞實施空襲。普丁政權似乎期待,如果空襲能夠對結束敘內戰和掃除恐怖組織做出貢獻,與歐美的關係也將有所改善。然而,歐美批評俄羅斯是敘利亞阿薩德獨裁政權的後盾,在阿薩德政權疑似使用化學武器問題上尖銳對立。
在美國,包括干涉2016年總統大選在內的「通俄門」嫌疑對川普政權造成巨大影響,導致歐洲也對俄羅斯的網路攻擊和散佈假消息的行為充滿警惕。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3月在英國發生的使用神經毒劑暗殺俄前特工未遂事件。
對此,英國等與俄羅斯展開了大規模的外交官驅逐戰。美國則以與普丁政權親近的新興財閥巨頭和其經營者為制裁對象,加強經濟施壓。
進入第四任期的普丁政權在看似回到冷戰時代的驚濤駭浪中起航,不過在預測普丁如何掌舵方面有一篇論文值得關注。那就是俄羅斯總統助理蘇爾科夫於4月份發表的題為《混血兒的孤獨(14+)》的文章。
該文章以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的2014年為界限,斷言「俄羅斯朝著西方進發的壯大之旅結束了」。還指出,俄羅斯試圖融入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成為歐洲「友好家人」的再三且無謂的嘗試將被劃上休止符。
俄羅斯歷史上存在被稱為「韃靼枷鎖」的被蒙古韃靼統治的時期。一方面,也存在彼得大帝所象徵的西歐化潮流。論文指出「俄羅斯在東方度過了4個世紀,又向西進發4個世紀,但是均未紮根」。上世紀末因蘇聯解體俄羅斯飽嘗人口、産業和軍事潛力減半的屈辱,但西方卻不接受,因此「2014年發生的事是一個必然」。
結果「東西方混血兒國家」俄羅斯「迎來了百年(也許是二百或三百年)地緣政治學孤獨」的新時代。文章指出,雖説「孤獨並非完全的孤立」,不過無止境的開放也是不可能的。文章分析稱,俄羅斯今後也將「開展貿易、吸引投資、交流知識和戰鬥(戰爭也是交流的一種)」,雖然這很艱難,但將「越來越有意思」。
蘇爾科夫的論文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他被視為支撐普丁政權的幕後理論家。尤其是其提出的「主權民主主義」論,成為主張強權統治體制也是民主主義的一種的依據。
「俄羅斯在上千年的歷史中多次經歷動亂和時代的嚴峻考驗,但都克服了,宛如‘鳳凰涅槃’」,普丁總統在就職演説中做出了如此強勢的發言。
此次,普丁在就任當天簽署的總統令只有截至2024年的一籃子社會和經濟政策,並沒有外交方針。先不論俄羅斯是否將走上「百年孤獨」之路,外交的走向變得越來越不透明。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級論説委員 池田元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