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留在大連的日本人

2018/08/07


  原島大介:遼寧省大連市,在眾多工廠林立的地區的一角,齊藤晃生(47歲)長達14年的中國生活在今年春季迎來了新開端。他離開工作約7年的中國企業,自己成立了物流公司。齊藤幹勁十足地説,我想成為連接日本和中國貿易的「橋樑」。

     

齊藤是決定留在大連的日本人之一

    

  在日本的物流企業工作10年後,30多歲的齊藤決定到大連留學。在中國,他先後在多家企業任職,最終決定創業。中國籍妻子和上初中的兒子在日本生活,他對於是否留在中國感到猶豫。但齊藤在大連得到很多中國人的關照。為他創造留學契機的也是來自大連的留學生,齊藤選擇創業也是為了報恩。

       

  大連與日本的淵源深厚。1904年的日俄戰爭後,大連變為日本的租借地,日本開發了南滿州鐵路沿線。當時的建築物和有軌電車至今仍被保留,據説大連的下水道和道路等基礎設施仍基本維持當時的格局。此外,大連日語教育發達,對日本感到親近的中國人很多。

  

大連的有軌電車,新舊型號車輛並排行駛(資料圖)

     

  不過,近年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此前,以廉價勞動力為背景,日資「加工貿易型」企業支撐了大連經濟。但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人工費上漲等影響,日本企業開始轉向撤退或縮小業務規模。截至2016年,大連的日資企業減至約1700家,在大連生活的日本人為5千多人,數量持續減少。有相關人士表示,從大連的法人稅納稅額榜首來看,近年來中國企業取代了日本企業。學了日語也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逐漸離開大連。

    

  日本企業也把目光投向廣州、深圳、上海等因高科技産業發達而保持經濟增長的地區,大連似乎被遺忘。但仍有像齊藤一樣的日本人在大連拓展業務。

     

  從事人才仲介服務的阿部篤志(40歲)也是這樣的人。因就職的日資企業關閉大連辦公室,阿部在2014年失業。是回日本還是留下?思來想去,他決定留在生活了10多年的大連決定人生成敗。

 


            

  阿部創業已有3年,熬過了沒有收入的時期,事業也終於走上軌道。阿部説,「在大連,人與人很親近。(與日本和中國其他地方不同)這裡並不用企業知名度判斷一個人,而是按照人性來判斷」。

     

  親日的城市並非一朝一夕形成。日本正在世界上逐漸失去存在感,即使日本企業像從前那樣投資所有人都關注的地區,存在感也難以匹敵資金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因此,今後找到在資金以外保持優勢的領域對日本而言也許才是上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島大介 大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