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姆真理教看被「空氣」支配的日本

2018/08/01


  大島三緒:日本奧姆真理教案共有13名死刑犯,繼教主等7名骨幹成員被執行死刑後,其餘6人也緊接著被執行死刑。該案被迅速畫上句號。

   

  可能會有人覺得執行死刑不吉利,暫且不論是非對錯,既然日本存在死刑制度,那麼執行死刑便不可避免。

      

警官帶著防毒面具搜查奧姆真理教的教團設施(1995年3月,山梨縣上九一色村)

         

  不過,日本社會應該從奧姆真理教事件得到重要啟示。雖然此案屬於特殊犯罪,不過其中也包含著一般社會的普遍性主題。奧姆真理教是日本這個國家可悲的自畫像。死刑犯永遠失去了表露內心的機會。

  

  該事件具有的普遍性之一就是那些被吸引加入奧姆真理教等狂熱和極端組織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大多在現實社會中感到孤獨和孤立、內心感到不安和空虛。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下,如何控制內心突然出現的孤獨和不安之感呢?迷茫中加入奧姆真理教的人或許是偶然間接觸到這個教,最初教徒們感覺獲得了舒心的安身立命之所。

  

奧姆真理教的教徒們正在修行

    

  另一個普遍性,就是封閉組織無法阻止暴力化。

  

  地鐵沙林事件的實施者、唯一免於死刑的犯罪分子林郁夫(被判無期徒刑)的日記《奧姆真理教與我》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敘述。

  

  那就是當奧姆真理教對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池田大作實施暗殺失敗之際,林郁夫突然被教主告知事實的情形。

        


     

  林郁夫寫道,「瞬間就覺得‘大事不好了’,但是如果內心出現動搖,心生不滿,別説自己了,就連妻子也可能遭到報復」。於是,林郁夫繼續表現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實施犯罪。

  

  這讓人想起了日本作家山本七平在《「空氣」的研究》中提出的日本集團組織的不合理性。山本稱,日本存在「抗空氣罪」(破壞氛圍罪),違反的話,最輕將受到「村八分」(村民與違反村規的人家斷絕往來)的懲罰。奧姆真理教不就是典型例子嗎? 

  

  類似的「空氣(氛圍)」從1972年被曝光的聯合赤軍事件中也能發現。妄想發動革命的集團在寒冷的山嶽基地相繼殺害了多位同志,為了「支援」同伴的「共産主義」,不僅實施暴力行動,最後甚至發展為內部清洗運動。

     

奧姆真理教的教徒在靜岡縣富士宮市的山裏進行「軍事訓練」。教徒們身穿迷彩服,住在帳篷裏(1994年9月)

      

  奧姆真理教把殺人行為稱為「頗瓦(phowa)」並正當化。聯合赤軍事件與奧姆真理教的共通性不僅體現在形態上,同時還體現在無法阻止暴力化的「空氣」的存在。

     

  山本指出「‘空氣’就像是擁有巨大權利的妖怪」,在思考如何與「空氣」對抗方面,奧姆真理教是我們必須直視的對象。

   

  奧姆真理教事件是銘刻于日本現代史的重要事件。在過了接近4分之1個世紀之後,已經有像中川智正(7月6日被執行死刑)一樣的骨幹成員開始講述事件經過。在這種時候對全部13名死刑犯執行死刑相當於強行終止他們發聲。

   

  日本政府似乎想讓平成時代(1989年-2019年)發生的事件在平成時代了結。這看起來好像有道理,但未必有道理。如果政府是因為「空氣(社會氛圍)」而這麼做,那真是令人感到遺憾。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委員 大島三緒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