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分的人生(4)你的個人資訊值多少錢?

2019/05/08


  Facebook等正在悄悄收集個人資訊,換算為廣告費將是多少錢呢?以阿根廷為基地的初創企業Wibson估算稱,為每人平均每年240美元。

    

  Wibson看到這一商機,開發了交易個人資訊的APP。其機制是把個人的住址、社交網站上的帖子、終端的資訊等直接出售給自己選擇的企業。用戶獲得虛擬貨幣(令牌)回報。

   

  完成6萬次交易

   

  在西班牙居住的技術人員喬埃爾·費雷羅(音譯,26歲)自2018年夏季起,把自己的數據出售給數十家公司,獲得了總計1500個令牌。如果換算為金額,僅僅約1美元,但費雷羅表示「如果用戶增加,令牌的價值應該會上漲」,感覺屬於投資未來。

  

Wibson的APP畫面

      

  Wibson於3月在東京銀座舉行了面向日本的説明會。在世界範圍內,這家企業的用戶達到1.4萬人,完成的交易超過6萬次。該公司的負責人Adrian Ertorteguy表示,「將進入能選擇把自己的數據放到哪、如何被使用的時代」。

   

  這是在用戶不知道的地方、個人被評出分數(分數化)並標出價錢的時代。在弊端也被指出的背景下,用戶拿回評分主導權的嘗試將擴大。

    

  2018年底,位於區塊鏈技術發達的瑞士楚格的新興企業柯倫迪(音譯)發佈「公正的」信用分數化服務之後,從全球獲得了稱讚。 獲得了「很高興(越南語)」、 「非常適當(西班牙語)」等評價。

       

  排除偏頗的資訊

  

  現有的評分技術因地區和文化不同而有所偏重。柯倫迪不使用性別和人種等帶有偏見的數據,還將排除數據銷售業者提供的來源不明的資訊,在此基礎上計算出全球通用的分數。其用戶擴大至120個國家。

     


      

  對於不希望被隨便評出分數的用戶的感覺,企業方面也很敏感。

 

  3月,提供家庭帳本APP的日本Money Forward公司設立了研究數據使用方法的實驗室。家庭帳本是購物記錄等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的數據寶庫。該公司的董事中出匠哉表示,「前所未有的、更為準確的評分貸款將成為可能」。

   

  不過,中出也表示,「用戶如何看待很重要」,打算慎重推進。對於探索新盈利來源的企業來説,有效利用沉睡的客戶數據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招致用戶反感,將適得其反。

  

  評分變得理所當然的社會正在來到身邊。「評分者」不僅是美國GAFA(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等。在新科技不斷誕生的背景下,企業無法畏縮不前。

    

  歐盟(EU)在2018年5月引進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中規定,「個人擁有不被機器影響重要決定的權利」。日本也將討論同樣的制度。評分具有正負兩方面的屬性,如何將之充分利用,使人生變得豐富?需要由我們自身制定規則並作出決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