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美束手無策的G20憂愁

2019/06/25


      小竹洋之:6月8~9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日本福岡市舉行。歐洲等國相繼發出對中美貿易戰的批評,但無奈的美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似乎一度反駁稱,「作出決定的是美國總統川普,不是我,請對川普説」。

    

在福岡市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

         

      姆努欽這麼説的話,那一切無從談起。因為這等於説:就算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財長等齊聚一堂,磋商經濟問題,也毫無意義。至於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甚至沒有出席6月9日在茨城縣筑波市舉行的G20貿易部長會議。

   

      面對中美貿易戰束手無策

 

      G20的財長會議和貿易部長會議通過的聯合聲明對於貿易戰導致的世界經濟下行表示了擔憂,但最終未能發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這一有力信號。原本宗旨是攜手應對全球性重要課題的G20,「退化」之嚴重顯而易見。

   

      G20框架全面啟動是在2008年9月的雷曼危機之後。但是,世界越是遠離危機,國際合作的能量越會消失。此時,高舉「美國優先」旗幟的川普橫空出世。對於通過高關稅打響的貿易戰,G20愈發變得束手無策。

   

      在中美兩國間展開的貿易戰尤為棘手。儘管屬於阻礙世界經濟復甦的最主要問題,但對於上演制裁和報復一來一去的兩國的「懦夫遊戲(Chicken Game)」,G20甚至未能面對面敲響警鐘。

   

      中美圍繞經濟、技術和軍事的主導權爭奪如今開始被稱為「新冷戰」。為了達成地緣政治的目的,動用經濟手段的地緣經濟領域被認為正逐漸變成主戰場。

  

      G20的作用不再重要?

   

      「我們看到的是兩大經濟體制的戰略性競爭,同時還是對世界兩極的分歧」,如果美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高級研究員傑米·梅茨爾(Jamie Metzl)的這一看法是正確的,那麼世界將長期面臨極度的緊張局面。

   


      將這種新冷戰的控制僅僅交給當事國自行處理是否足夠?為了避免陷入新舊大國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這一「修昔底德陷阱」,中美通過真摯對話來尋找共存的道路是先決條件,但不能就此認為在敦促兩國保持自制的同時為國際秩序的穩定作出貢獻這一G20的作用不再需要。

     

出席福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

       

      緩解中美的緊張關係當然並非易事。川普威脅稱將對來自中國的全部進口商品徵收高關稅。包括牽制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的實施和強化與台灣關係等在內,美國正在對中國施加多方面壓力。

  

      還有報導稱,美國副總統彭斯將於6月24日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或對中國提出批評。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擔任主席的G20峰會舉行時,中美的相互妥協或許反而變得更加困難。

   

      美國的對華強硬路線處於「均衡點」?

   

      「拼命低下頭,等待暴風雨過去就好」,日本政府和企業流露出這樣的想法。但是,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提姆·亞當斯(Tim Adams)則指出「美國的對華強硬路線已經處在‘均衡點’,看不到黨派的差異」。

  

      美國CNN最近的輿論調查顯示,認為川普會在2020年11月的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的美國國民佔54%,高於相同時期的歐巴馬前總統的數字(50%)。多數觀點認為,如果在野黨民主黨從執政黨共和黨手中奪回政權,有可能修正高關稅政策,但很多觀點認為對華戰略的大幅轉變難以期待。

   

      這樣一來,G20也不能一直對「如何應對新冷戰」這一課題視而不見。對於G20在國際治理方面的作用,期待能從大阪看到一縷希望之光。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竹洋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