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中國「現實世界」變小

2020/03/09


      村山宏:在中國,為了防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至今仍有很多人被迫過著宅在家中的生活。限制出行或者要求民眾待在家的地區仍不在少數。通過網際網路購物和享受娛樂的生活方式估計會進一步在中國紮根。另一方面,實體店即使重新走向營業,顧客仍難以很快回歸。漸漸縮小的「現實世界」的未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呢?

  

幾乎沒有顧客的購物中心(2月12日,北京,reuters)

   

      春節過後,在浙江省杭州的商業購物中心從事化粧品店的美容指導銷售工作的小林在與往常不同的場所恢復了工作。這個地方就是她自己家。在一間空房間裏,她開始利用手機的網上直播來銷售産品。「真沒想到成為網際網路主播。總感覺有點怪怪的」,她説。這是中國藍鯨財經等網路媒體刊登的報道零售業變化的專欄的一個細節。為了防止感染擴大,無法進行面對面銷售,很多實體店開始涉足網路電商。

  

      電商訂單增加220%

 

      據企業諮詢媒體財經塗鴉的數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生鮮超市「盒馬鮮生」在疫情防控措施出台之後,網上訂單數比上年增加了220%。盒馬鮮生是在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主導下打造的新業態。除了能在同時起倉庫作用的實體店購買生鮮産品之外,還接受網上的訂單。這是力爭實現電商和實體店融合的業態,在消費者遠離實體店的背景下大獲成功。

    

      到了2月下旬,中國各地限制出行和要求民眾待在在家中的地區仍然很多,實體店的商業活動仍處於停滯狀態。而網際網路商務卻是一片繁榮景象,此前與網路無緣的農戶也開始通過電商直接銷售生鮮産品。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投放大量新紙幣,要求避免從存在感染風險的醫院和農産品市場回收的鈔票流通。中國商務部則發出通知,鼓勵以移動電子結算替代現金支付。

   

       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中國的數位經濟出現進一步向前發展的跡象。出勤受到限制的成年人開始居家辦公,未能迎來學校開學的孩子則在接受網上授課。戀愛中的年輕人只好不斷借助網路約會,今年的情人節禮物也是通過快遞送至對方手中。幾個人在自家通過相互連接視頻、邊喝酒、吃飯,還有跳舞這種虛擬聚餐與集會的新習慣似乎也在形成。

      

新型肺炎使得經由網路的購物進一步擴大(2月21日,北京,reuters)

  


 

      不言而喻的是,虛擬世界的擴大也會讓現實世界隨之縮小。集會和聚餐被禁,街頭的零售店、飯店和娛樂設施很多都處在面臨倒閉的緊要關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顯示,在屬於旺季的春節期間,服裝相關實體店的70%停止了營業。在網際網路上,傳出聲稱體育培訓班的30%將難以為繼等的呼聲。此外,無法爭取到觀眾的電影院的經營也面臨嚴峻的局面。

   

      實體店的劣勢不斷加劇

  

      令人吃驚的是以提供西北菜而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大型餐廳連鎖西貝餐飲的困境。「當前西貝400家線下門市基本都已停業。我們現在貸款還不多,即使貸上款發工資,我覺得撐不過三個月」,該公司董事長賈國龍毫不掩飾地面對媒體吐露出危機感。之後,多家銀行提出給予支援,似乎已經渡過目前的危機,但同樣擔憂陷入倒閉的餐飲業者還有很多。

   

      原本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之前起,實體店舖就已處於劣勢的狀態。在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1萬億元)中,電商(商品銷售)所佔的比率達到20.7%。相比2015年的10.8%出現大幅上升。順便説一下,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統計,在日本的面向消費者的零售中,電商所佔的比率(商品銷售的電商化率)2018年僅為6.22%。在中國,電商越是滲透,實體店就越發面臨困境。

   

      在被網際網路擠壓的背景下,再加上店舖租金的提高,實體零售業和餐飲店不斷被迫關門。在中國的大城市,街邊的實體店不斷關閉,各處都能看到捲簾門緊鎖。除了商業購物中心之外,附近看不到商店街的煞風景的住宅區正在增加。另外,由於此次的新型肺炎疫情防控舉措,就連位於市中心的商業街和巨大購物中心的生存也受到威脅的狀況。

       

      在防止疫情擴大的過程中,中國民眾悶在家中,承受著痛苦的感覺,但也許會意外的體會到,工作、教育、消費和娛樂很多都能在家中進行。也許是不合時宜的説法,但可以認為中國第一時間看到了現實世界的縮小。商店、學校和辦公室從街頭消失的情景或許並非杞人憂天。如果疫情告一段落,中國似乎需要重新規劃新城市的未來藍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