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危機會讓奧運走向何方?

2020/04/23


       北川和德: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已確定延期1年。2021年夏季能否如期迎來開幕?從日本國內外的情況來看,完全不容樂觀。新冠危機之後社會的理想狀態應該會較之前有所改變。奧運會或許也將不得不改變。

 

東京都廳附近的奧運宣傳海報(1日)

  

       東京奧組委會的約3800名職員大部分自48日開始在家辦公。由於奧運會延期,面臨補償和重新確保會場等大量工作,但目前似乎難以全面展開工作。

 

       10日舉行網上記者會的東京奧組委秘書長武藤敏郎被問到進一步延期的可能性時表示,「任何人都沒法明確説出疫情何時結束。我們只能為迎接1年後而推進準備工作」。在追加鉅額經費的同時,還需要提前設想最終取消這一最糟糕事態。

 

       1個月前,面對歐美疫情爆發式擴大的狀況,國際奧會(IOC)的反應不夠及時。國際奧會主席湯瑪士·巴赫受制於奧運這一大規模活動的複雜利害關係,苦思如何應對,這種姿態似乎暴露出過去35年多奧運會基於商業主義的擴張路線迎來極限。

 

       奧運會在1980年代引入商業主義。此前因舉辦城市的負擔增大和大國的抵制而處於瀕死狀態的奧運會借此復甦。國際奧會的「煉金術」擴大至全球的整個體育界,電視轉播費和贊助費流向眾多賽事。此外,資訊技術的進步也推高了體育賽事的價值。

   

       1990年代以後,國際奧會力爭進一步提高吸引力,將目光瞄準最頂級的專業運動員。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的明星參戰。2009年,奧運會決定恢復擁有處於全盛期的泰格·伍茲的高爾夫比賽。

 

       雖然這種做法也遭到了批評,但國際奧會的收入會分給全球體育界。結果使得運動員的比賽環境顯著改善。只要成為熱門比賽,就能獲得與才能和努力相匹配的報酬,這一點應該給予積極評價。

 


 

       但這種模式也達到極限。奧運會變得臃腫,舉辦經費持續膨脹。由於地球變暖,夏季奧運會的運動員和觀眾正面臨酷熱的危險。而今又遭遇新冠危機。

 

       不僅是奧運會,全球體育界都處於危險狀態。日本也不例外,美國職業體育賽事、歐洲的足球聯賽、網球和高爾夫的四大滿貫賽事均難以舉行,經濟損失難以想像。更為嚴重的是,無法預測在危機過去之後,一直為體育提供資金的産業界的結構會如何改變。即使明年夏季的奧運會能夠舉行,也難説職業體育明星能否像此前那樣安排日程參加。

 

       此外,在得知東京和日本背負的風險和負擔之後,今後還會有城市願意申辦奧運會嗎?國際奧會或將不得不改變追求商業價值最大化的路線。

 

       奧運會本來並不是一個決定世界第一的比賽。那是通過各項運動的世界錦標賽完成的。《奧林匹克憲章》對奧運會的定位是,向世界宣傳通過體育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這一奧林匹克主義理念的場合。

 

       商業價值的追求應交給各項賽事。新冠危機告訴我們,奧運會重回這一本來理念的時期正在到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北川和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