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日本歷史新階段的開端?
2021/01/08
芹川洋一:2021年以後日本究竟會走向何方?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2020年理應成為載入史冊的一年。2021年是成功走出疫情,還是繼續被困其中,這是當前人們關心的大事。
回首2020年,疫情讓整個社會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即便用「哥白尼式轉折」這樣的詞彙來形容這一變化也毫不誇張。我們自己也被迫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方式。所謂歷史轉捩點,無疑指的就是這樣的時期。
把時間軸稍微拉長一些的話,就會很清楚地看到一些本質性的東西。
![]() |
如果將日本戰敗的1945年作為起點,那麼去年是第75年,今年則是第76年。再從1945年倒推75年前,那就是1870年。再往後推2年,也就是1868年,日本發表「五條禦誓文」,年號改為明治。明治維新正式拉開序幕。
沒想到的是,二戰後的日本與二戰前的明治國家經歷了相同的歲月。不得不認為這是歷史的轉機。
假設日本的新階段由現在開始的話,那麼能否改變局面邁向騰飛將是關鍵所在。
既然要思考75年的時間跨度,那麼首先要考慮一下衡量歷史跨度的標準。
在經濟領域,景氣被認為存在波動,也就是各種週期。比如,平均長度最短、每隔40個月就會進行庫存投資調整的「基欽週期」,每隔10年就會進行設備投資調整的「朱格拉週期」,每隔20年建築業調整的「庫茲涅茨週期」,以及每隔50年會發生技術革新的「康得拉季耶夫週期」。從中似乎可以領會到一些法則。
日本的近現代史也經常被指存在某種迴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5年週期説」。
昭和後期,「15年週期説」在社會學學者之間廣為流傳。該學説由鶴見俊輔、日高六郎、見田宗介、山本七平等人倡導。雖然他們的理解方式多少存在差異,但歷史的尺度大致相同。
![]() |
背景圖為日本福島縣磐城市海岸的新年日出(2021年1月1日,kyodo) |
以15年為單位劃分大正歷史和昭和歷史,確實能夠了解當時的思維方式和社會氛圍。
15年週期説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於日本平成時代(1989年1月~2019年4月)。1991年到2005年是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的「失去」的年代,也是在政治上為統治機構改革而掙扎的時代。從國際社會來看,這期間冷戰結束,全球化取得進展。
接下來的2006年至2020年,可以説是日本倒退的時代。經濟上以再度振興為目標,而政治上則實施制度改革,國際上,反全球化浪潮加劇。結果,在新冠疫情下,一切都陷入了停止狀態。
如果按照這一學説,2021年至2035年,日本將進入下一個歷史階段。
我還想介紹一下其他的週期理論。一個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所資訊學環的吉見俊哉教授提出的「25年單位説」(吉見俊哉著《大預言》)。
他回顧日本的戰後史,將1945年至1970年定義為「復興與增長」、1970年至1995年定義為「富裕和穩定」、而1995年至2020年為「衰退和不安」。
再往前推,吉見教授將1870~1895年定義為「開化與國家建設」、接下來直至1920年的25年定義為「帝國主義列強化與階級鬥爭」、1920至1945年定義為「經濟恐慌與戰爭」。
這種觀點的依據是父母與子女的平均時間距離、也就是25年的代際間隔。在一定的時期,存在一代人對社會有很強的影響力,他們會創造時代潮流。想一下日本的「戰中派」(在二戰中度過青年時代的一代日本人)、「團塊世代」(1947~1949年,也就是日本戰後第一波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泡沫世代」(在日本泡沫經濟時代就職的一代日本人)就會明白。
另一個是康波理論(康得拉季耶夫週期理論)。資本主義經濟擁有25年上升期和25年衰退期的50年週期正好符合這一理論,康波理論認為發生了長期波動與代際間隔的共振作用。
如果這一節點恰好是2020年,即使按照25年單位説,日本從2020年到2045年也正步入下一階段。
由於75是15和25的最小公倍數,或許是偶然,但感覺75年這一歷史分界點彷彿是姻緣註定。
那麼,今後15年乃至25年會變成怎樣?這將成為一個問題。吉見教授認為「現在的制度徹底不起作用,因此平成失去的30年還將持續20年。當人們認為這樣下去沒有希望的時候,才會發生結構轉型,社會才會改變。新冠疫情可以認為是一次‘黑船事件’」。
(編者注:指1853年美軍駕駛黑色軍艦在日本靠岸,打開日本國門的事件。)
明治國家是在《大日本帝國憲法》公佈的1889年建立的,從1868日本天皇改元明治到國家形態建立花了20年時間。
這樣想的話,我希望將2021年看作是日本開啟新時代的一個嶄新20年的開端。
雖然這已被反覆指出,但對於日本來説,久久難以從成功體驗的記憶中抹掉的戰後系統這次真的迎來了必須變革的時候。
就像明治時代的日本人恐怕也是這樣做的一樣,令和時代的我們為了子孫後代,也應該咬緊牙關奮力前行。現在或許正是艱辛的時代。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委員 芹川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