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復興只是幻影?

2021/08/12


  佐藤理:最近半年,有一項政策在日本政府和自民黨內迅速受到重視,那就是半導體。日本1988年曾掌握世界半導體市場的5成,但目前只有1成。有呼聲表示為了收復失地,日本要投入「萬億日元規模的國家預算,重振‘日之丸(日本)半導體’」。看到政企一體推進半導體産業的情況,日本顯得大有可為,但那可能只是幻影。

     

  「聽美國總統拜登提及半導體」,日本首相菅義偉6月3日在首相官邸面對自民黨的議員聯盟如此表示。日本接受了美國要求加強半導體産業的建議。

   

日美摩擦之際的半導體協定導致了日本實力下降(1986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和美國總統雷根會談)

     

  關注焦點集中於資金。「聽説需要大量資金,但到底需要多少呢?」在菅義偉詢問後,出席者回答稱「如果建工廠,需要1.5萬億日元」。「需要這麼多啊」,菅義偉喃喃自語。

     

  截至2020年,幾乎沒有這樣的話題。2021年1月拜登政權上台,全世界發生改變。

    

  拜登2月簽署了加強半導體供應鏈的總統令。提出了擴大美國國內生産、與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攜手確保半導體的戰略。

    

  在自由貿易的體制下,政治大張旗鼓地支援個別産業的做法本來不受歡迎。以對中國的警戒和經濟安全保障為由,美國宣佈重振半導體産業,規則被改寫。各國向半導體産業投入鉅額資金。

    

  日本採取行動是在今年春季。4月日美首腦會談後的聯合聲明提出「針對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敏感供應鏈展開合作」。看到這一措辭的日本議員展開行動,執政黨自民黨5月成立了議員聯盟。

    

  半導體企業參加的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産業協會(JEITA)也在5月向經濟産業省提出請求支援的建議,稱「這樣下去再過10年左右,半導體産業或將從日本消失」。日本經濟産業省接納了建議,6月發佈超過80頁的宏偉半導體戰略。

   

  為了避免錯過拜登駕駛的「順風車」,日本政企攜手加快行動。雖然看起來像過去的「日本株式會社」,但實際情況有所不同。

   


       

  在自民黨議員聯盟內,有幹部表示「並非過去的‘日之丸半導體’。此次是‘供應鏈半導體’」,潑了冷水。

        

  哪些地方不同呢?政府匯總企業集群並為之保駕護航、大家都有利可圖的是「日之丸半導體」。「供應鏈半導體」則是在材料、製造設備、設計、生産等各領域由被選中的企業推進水準分工。雖然沒有人明確闡述,但這是強者聯盟。未能入選的企業可能遭到淘汰。日本在半導體材料、製造設備、感測器方面具有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需要最尖端微細化技術的生産領域則是台積電(TSMC)處於壓倒性地位。三星電子、英特爾追趕台積電,如今看不到日本企業的立足點。

     

  在日本經濟産業省的半導體戰略中,也指出日本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和材料存在「空洞化隱憂」。存在強大的日本企業越是參與國際分工、越會遷往位於美國和台灣的生産工廠附近這一危險性。

    

  「1980~1990年代,日本與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産生摩擦。希望注意避免重蹈覆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6月對自民黨的議員聯盟的高層這樣表示。

    

  加藤在擔任原大藏省官僚期間,目睹了日美半導體摩擦。這是政治的力量導致日本半導體産業弱化的契機。目前各國政府的鉅額支援影響産業的沉浮。日本的半導體産業迎來政治掌握命運的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