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森衝擊50年(4)零匯率風險的夢想
2021/08/18
日本商社住友商事打算針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集團內資金往來提高效率。大型貿易企業因為要與海外子公司進行結算等,每天都要進行數百筆海外匯款。先把日元兌換成美元匯出,然後再兌換成新興國家等使用的當地貨幣,因此需要花費雙重乃至三重成本。於是住友商事把目光投向了新技術。
匯率對經營成本影響大
住友商事將使用加密貨幣(虛擬貨幣)作為媒介,這樣的話匯款既便宜又快捷、可降低外匯交易成本和風險。能否對加密貨幣的價格變動進行對沖(避免損失)是成功的關鍵。住友商事被派往合作企業FX Coin的中村健太郎稱:「雖然目前尚處於實證實驗階段,但如果能夠實現,跨國經營成本將會大幅降低」。
![]() |
尼克森衝擊之後的50年,也是日本企業與匯率的鬥爭史。
當時擔任美國法人財務負責人的佳能公司副社長田中稔三回憶説,匯率從1美元兌360日元開始發生變動,每天都不一樣,「每次計算産品價格時,都會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如今,在現金收入當中,美元佔比接近六成,歐元佔兩成,日元僅佔兩成。在零部件購買和經費等費用方面,美元的比例只有三成,收入和費用之間的差額部分暴露在匯率變動風險之中。
200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海外投資的增加,新興國家貨幣的風險也相應提高。
「在印尼盾上冒險是非常危險的」,4月三井物産收購印度尼西亞財閥CT Corp的1000億日元附新股認購權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CB)時,選擇了日元而不是印尼盾。公司內部的7名外匯預測負責人分析認為,美國加息有可能會導致印尼盾下跌。
海外資産增加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2019年日元外匯交易日均規模約為120萬億日元,是1989年的7.3倍。跟日本企業的海外活動一起增加。通過海外直接投資建立的資産達到205萬億日元,海外資産的價值也更容易受匯率影響。
外匯兌換預約、由金融子公司統一管理、成本與負債相抵消等等,雖然減小外匯風險和成本的手段多種多樣,但並不能降為零。不過,數位化正在改變形勢。
通過數據發現企業外匯風險的服務商美國kyriba公司表示「就連去工作人員的桌子上放資料的時間都沒有了」。該公司高管Wolfgang coaster指出,如果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普及,相應的,企業財務需要全部數位化。美元與日元的結算由現在平均2天完成變成瞬間實現,不能支援的企業將被排除出交易對象。
![]() |
資料圖(Reuters) |
索尼在20年前曾設想發行「索尼貨幣」,以防被外匯控制。機制是由客戶等組成企業聯盟,用於結算等。前執行董事近藤章説「至少當時遇到的電腦處理速度問題被解決了」。
對於CBDC,日本中央銀行比海外更加慎重,但企業對降低外匯風險和成本的需求越來越高。不能支援數位化的貨幣或許總有一天會被淘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