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行天豐雄:日元升值給日本留下心理陰影

行天豐雄:日元升值給日本留下心理陰影

2021/08/13

PRINT

  尼克森衝擊(美元衝擊)導致1美元兌360日元的固定匯率制度崩潰,日本經濟開始受到匯率變動的巨大影響。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此採訪了曾擔任大藏省(現為財務省)財務官、了解二戰後日本貨幣外交情況的日本國際通貨研究所名譽顧問行天豐雄。

   

  記者:請問您如何看待尼克森衝擊對日本産生的影響?

    

  行天豐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25年裏,世界經濟在軸心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實現復興。這種體系崩潰後,在真正意義上迎來了「戰後時代的終結」。當時日本的經濟已獲得發展,就時機而言,(尼克森衝擊是在日本戰後復興之後)非常好。

    

行天豐雄

    

  日本經濟在上世紀70年代過了增長巔峰。在此之前,日本可以買到廉價的石油,而且獲得了世界銀行的長期貸款,一直受到日元處於貶值水準的固定匯率的支撐。後來變為浮動匯率,石油危機導致油價升高。當時稱為「日元升值」,對於一直靠出口獲得發展的日本來説,這種日元匯率升值産生了巨大影響。這樣的心理陰影至今難以消除,日本的政治家和經濟界人士仍然討厭日元升值。

    

  記者:日本的經濟結構已經改變,為什麼仍無法消除日元升值恐懼症呢?

   

  行天豐雄:二戰之後,日本經濟幾乎一直依賴汽車、機電、機械等出口産業。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的日美貿易摩擦中,美方發現日元升值是日本的阿基里斯之踵(致命弱點)之後,曾以此為由找茬談判。日本的貨幣外交必須堅持一種基本態度,那就是最好在日元貶值情況下保持匯率穩定。

    

  理想的狀態是匯率一直保持穩定。但各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物價不同,因此往往事與願違。與以前相比,日本不再為日元貶值和升值而時喜時憂。或許是因為變為浮動匯率已經過去約半個世紀的時間,這方面的意識已經提高。對匯率的關注度降低是件好事,日本還需要進一步向不受匯率左右的經濟結構轉型。

      

  記者:美元的主導地位還沒有改變。

   

  行天豐雄:美國的國力相對處於世界第一的局面還沒有改變。國力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技術實力、文化及國家理念等的總和。雖然現在中國的發展顯著,但還沒有國家能取代美國。

      

  中國缺乏進一步增加人民幣流動性的餘地,難以取代美元承擔起軸心貨幣的作用。不過中國非常清楚俄羅斯、伊朗等國受制於基於美元的金融制裁,因此在國際資本交易中一直在降低對美元的依賴。

                

  記者:日元的地位會怎麼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