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總裁選和危機意識
2021/09/18
吉野直也:事實上成為選出日本新首相的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9月17日發佈了公告,將於9月29日投計票,不到兩周的選舉戰已經打響。此次的總裁選舉很難預測哪位候選人會獲勝,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但另一方面,更換自民黨的「面孔」,並不等於全球同時推行的新冠防疫對策等日本所面臨的嚴峻情況及相關課題就會走向解決。
![]() |
四名自民黨總裁候選人 |
東京等19個都道府縣仍處於緊急事態宣言之下。總裁選舉所形成的節慶氣氛與行動受到限制的國民的壓抑心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裂。
此前一直力爭連任自民黨總裁的現任首相菅義偉被迫下臺的原因,本身就在於新冠防疫對策未能如菅義偉所願推進,內閣支持率低迷。
在此過程中暴露出了日本治理系統本身存在的問題,包括政府機構在防疫對策方面的條塊分割行政存在弊端、數位化落後,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等。
即使首相作出指示,以厚生勞動省為首的行政機構也未能及時行動,定位為防疫對策王牌的疫苗接種進程遲遲沒有加快。圍繞確保病床等低效醫療體制,日本政府、地方自治體、日本醫師會之間的合作也不協調,存在不安。
日本確實存在僅憑首相的決心和意志無法改變的醫療一線和法律制度壁壘。
「如果菅義偉不再擔任首相,內閣支持率就會上升,對即將到來的眾議院選舉有利」,總裁選舉中令人擔心的是很多自民黨國會議員表現出來的一種安心感和期待。這會導致自民黨的懈怠,並對下屆政府的政策運營産生不良影響。
其原因是,容易陷入忘記日本國內外諸多課題的存在、認為只要更換總裁自民黨就能生存下去的「犧牲首相」的簡單想法。
自民黨總裁選舉由國會議員和黨員投票實施,由於在野黨和大多數國民不能參與,很容易形成「小範圍內的競爭」。
當前日本仍存在第6波疫情來襲的可能,沒有時間一直持續這種小範圍競爭。如何在美國和中國對立的夾縫中制定日本的外交與安全保障以及貿易戰略也是當務之急。
如何正視日本的危機,並認清前進的方向?在今後的辯論中,4位候選人的危機意識以及如何應對危機的具體對策值得關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吉野直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