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式「新資本主義」是什麼?

2021/10/13


      清水真人:岸田文雄已成為日本新首相。岸田經濟政策的招牌是「新日本式資本主義」。在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岸田曾宣稱「轉變小泉改革以後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他指出,放寬限制和結構改革在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還産生了貧富差距和分裂」。岸田雖然高調主張基於增長和分配的良性循環的「令和版收入倍增」,但「改革」一詞卻找不到了蹤影。

        

在日本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回答在野黨議員提問的首相岸田文雄(10月12日)

      

      數十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對策

 

      針對包括旨在擺脫通貨緊縮的大膽貨幣寬鬆、靈活的財政刺激和增長戰略在內的「安倍經濟學」,岸田評價稱「經濟的體制強化成功實現」,將堅持這3根支柱。岸田強調「雖然不會降下財政健全化的大旗,但不能弄錯順序」。在新冠疫情持續的當前,「將在年內敲定數十萬億日元規模的經濟刺激對策」,表示將維持積極財政政策。在總裁選舉時承諾了對中小企業等的持續性補助金和房租支援補助金的重新發放。

 

      安倍晉三前政權在其上台最初的3年裏重視監管改革,依據的理論是只要大企業等獲得財富、其成果就將惠及社會整體這一涓滴效應。雖然呈現新自由主義的一面,但在中期以後,借助「政府主導型春鬥(春鬥指日本工會每年春季組織的為提高工人工資而進行的鬥爭)」、「一億總活躍」、「同工同酬」等,轉向了「增長和分配的良性循環」路線。而岸田將加快推進這一修正版「安倍經濟學」中的「分配」。

  

      與此同時,在前政權,認為要與變得強大的中國對峙、不能完全交給市場、稱得上國家資本主義的産業、政治和行政的協調不可避免這種危機感加強。因此,前政權將日本經濟産業省出身者放在政策運作的中樞位置。岸田也倡導推進經濟安全保障和「自由而公平的數據流通」,首席首相秘書官起用的是經濟産業省前事務次官嶋田隆。由於這些大體框架,「繼承安倍」的色彩濃厚。

 

      不過,由曾充當小泉純一郎前首相改革指揮官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竹中平蔵擔任民間議員的首相官邸的增長戰略會議將廢除。將新設置描繪新冠疫情後的經濟社會願景的「‘新日本式資本主義’構想會議(暫稱)」。內閣府的監管改革推進會議也將改為「數字臨時行政調查會(暫稱)」。

  

      首相直轄的日本「國家戰略特區諮詢會議」的前景也是焦點。竹中等人參與其中,一直推進基於大膽監管改革的城市建設——「超級城市(Super City)」構想等,但向新自由主義的轉向也蘊含著摩擦。

        

      金融所得徵稅的調整

  

      岸田在11月將面臨日本眾議院選舉。如果政權得以維持,12月將立即編制2022年度預算。2022年伊始到上半年將迎來例行國會,在夏季迎來參議院選舉。因此,岸田要真正致力於實現體現自主色彩的政策,將是在順利度過參議院選舉之後。

 


      重視分配的象徵是與股價存在關係的「金融所得徵稅的調整等打破‘1億日元壁壘’」。這一「壁壘」指的是所得和居民稅的負擔在近1億日元收入附近達到頂峰、而在更高水準的富裕階層卻出現下降的現象。工資所得的稅率按累進制提高至最高55%,但股票轉讓收益和分紅卻一律為20%。岸田認為富裕階層中比例更大的金融所得的低率分離徵稅擴大了貧富差距。

 

      岸田描繪的是「一種良性循環,也就是提高廣泛階層的收入,然後讓被喚起的消費成為今後增長的推動因素」。為了提高護理人員和保育士等日本政府敲定的人員的工資,將設置「法定價格評估討論委員會(暫稱)」,加快推進討論。再加上育兒家庭的教育和居住支出的支援強化,將彰顯「令和時代的中産階級重振」。

  

      在總裁選舉中,岸田以強硬的姿態反對了基礎養老金財源全部通過消費稅增稅來籌集的河野太郎的方案。作為替代提出的方案是「勞動者全員社會保險」構想。這是不分正規就業和非正規就業、在企業裏工作的人都能享受該企業的厚生年金和參加健康保險的政策,屬於為將來的安心提供擔保的增長戰略的一環。但企業的保險費負擔將因此增加。

  

      熟悉福利政治論的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宮本太郎在近著《貧困、護理、育兒的政治》一書中表示,日本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並非一貫的意識形態和由特定政治勢力推進。他認為「更加結構性的、根深蒂固的」磁力一樣的偏見發揮了作用。

  

      其一是日本持續的財政危機。日本背負著主要國家中最大的長期債務餘額,受老齡化影響,社會保障支出也持續增加,財務省一直在盡全力抑制財政支出。日本的租稅負擔率在主要國家中也處於最低水準,但與繳納的稅通過福利得到再分配的實際感受相比,「重稅感」以及對政治和行政的不信任在日本國民中顯得突出,增加負擔的政策也面臨很高阻力。

 

      岸田被認為還將在約10年裏凍結消費稅增稅。但是,如果不放棄財政健全化的大旗,就無法逃避抑制財政支出的磁力。在岸田的總裁選舉政策歸納集中,提高潛在增長率的供給端「改革」也銷聲匿跡,這一點不容忽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清水真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