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吉其實誕生在日本
2022/01/21
井土聰子:美國耐吉是銷售額接近5萬億日元的世界最大體育用品企業。2022年的第97屆日本「箱根驛傳」(在東京和箱根間往返的大學生驛站長跑接力賽)有很多選手穿著耐吉的厚底跑鞋參加比賽。但您知道嗎,耐吉實際上「誕生於日本」。並且,據説以同行業的亞瑟士為首,日本企業在資金和技術兩方面向耐吉提供過支援。耐吉跟日本到底有什麼淵源?
![]() |
耐吉至今仍維繫著與雙日的關係。在建立交易往來40週年的時候,耐吉贈給了雙日一隻「銀鞋」。據悉另一隻左腳位於耐吉總部。 |
耐吉創始人菲爾·奈特在自傳《鞋狗》(SHOE DOG)中多次提到「鬼塚(Onitsuka)」一詞。這是亞瑟士的前身,也就是鬼塚喜八郎1949年創辦的鞋廠——鬼塚(位於日本神戶市)。
與「鬼塚」直接談判
耐吉和鬼塚這兩家企業有什麼關係?筆者拜訪了亞瑟士。據亞瑟士體育博物館(ASICS SPORTS MUSEUM)的存檔負責人福井良守透露,「1962年,菲爾·奈特突然來訪過」。
菲爾·奈特從前是田徑運動員,曾高度評價日本跑鞋的品質,直接來談判希望把鬼塚的産品進口到美國。福井説:「大概在1960年代後半期開始交易」。當時還不是「耐吉」,而是以Blue Ribbon Sports(BRS、藍帶)名義開設了進口代理店。
![]() |
右側是1960年代後半,由Blue Ribbon Sports(BRS、現耐吉)提案、鬼塚(現亞瑟士)生産的「Cortez」的復刻版。左側是同時期發售的,鬼塚率先使用尼龍材料製成的鞋。據悉由於通氣性好,Blue Ribbon Sports經常採用這種材料。 |
然後,兩家企業的關係越來越深。福井透露,BRS不僅進口鬼塚的産品,「還請求我們訂製産品,開發團隊答應了」。由此誕生的産品就是現在仍備受歡迎的耐吉「Cortez」,這是耐吉歷史最悠久的一款鞋。菲爾·奈特在自傳中評價稱,充滿彈性、線條勻稱,簡直就是未來的鞋。
但鬼塚為何讓突然來訪的美國人做代理呢?背景是鬼塚喜八郎開拓海外市場的戰略和菲爾·奈特之間的共鳴。
「創業時背著帆布背包在全國跑,跟我的經歷一模一樣」,鬼塚喜八郎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我的履歷書》(1990年7月)欄目中,這樣描述對菲爾·奈特的印象。
但這種關係還是結束了,兩家企業後來産生分歧,終止了合同。不久後的1971年,菲爾·奈特獨立創辦了耐吉品牌。但遇到的困難是籌資問題。這時遇到的是耐吉的創業地美國俄勒岡州的日商岩井(現在的雙日)波特蘭分店。
據雙日的前社長、特別顧問加瀨豐介紹,菲爾·奈特最先遇到的是機械部門的負責人。加瀨回憶説:「真是機緣巧合」。日商岩井的機械部門有「狩獵民族式」的進取精神。而負責鞋業務的物資部門屬於「農耕型」,擅長業務的持續經營。「‘機械部門’聽完覺得有意思,就交給了‘物資部門’」。
![]() |
當時,日商岩井波特蘭分店的交易以木材和穀物為主。而1972年耐吉的銷售額不到200萬美元,按當時的匯率折算,合6億日元左右。加瀨説:「耐吉的交易額佔到該分店年銷售額的幾個百分點,或許覺得作為額外的業務,很有意思」。那個時代也幫了忙。日商岩井的負責人和菲爾·奈特都是30歲左右。當時年輕員工的裁量權大,回購庫存等現在不可能出現的支援也「發生過」。
夢想中的鞋
還有一家日本企業為耐吉的産品生産做出貢獻。那就是日商岩井向四處尋找工廠的菲爾·奈特介紹的日本橡膠(現在的朝日鞋業、ASAHI SHOES)。
日本橡膠在當時有很強的技術實力,曾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傳遞聖火的運動員提供鞋等。日本橡膠從1970年代前半期開始生産耐吉鞋,1977年還簽訂了日本國內的獨家銷售協議。朝日鞋業商品開發部部長塚本裕二表示,雙方合作了數年,「可能開發出了150種左右的鞋」。
![]() |
1970年代負責製作耐吉鞋的緒方拓實一直到2021年年底還在朝日鞋業(ASAHI SHOES)的生産現場做技術指導 |
1970年代,負責設計耐吉鞋底圖樣的日本橡膠的前員工岩方俊男回憶説:「和其他鞋的圖樣有些不一樣」。同為日本橡膠前員工的緒方拓實負責生産,他一直到2021年底都在朝日鞋業的現場做技術指導。據悉朝日鞋業對通過耐吉産品培育的技術進行了發展,推出了現在的「朝日醫療步行鞋(ASAHI Medical Walk)」。
很多相關人員都説:「沒想到耐吉發展成了這麼大的企業」。當時,日本橡膠製造的「夢想中的日本造耐吉鞋」現在價格依舊很高,被收藏家購買。雙日的前社長加瀨豐笑著説:「最初買的Cortez要一直留著就好了」。讓源於日本的鞋席捲全世界,這一最初的夢想似乎有實現的感覺。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井土聰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