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申辦冬奧會是兇,還是吉?

2022/02/18


      高橋徹: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市想第二次舉辦的2030年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將在年內決定舉辦地。經過在新冠疫情下強行舉辦的夏季東京奧運會,日本民眾對奧運品牌的印象已大大改變。舉辦奧運會是吉還是兇?那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過去舉辦地的數據吧。

    

      據著有《經濟學家談體育的力量》等著作的大阪大學研究所教授佐佐木勝估算,如果不舉辦1998年長野奧運會,2009年長野縣的生産總值(GDP)會少近2萬億日元。從決定舉辦奧運會的1991年到2009年這段時間來看,長野縣的GDP與不舉辦奧運會的情況相比,累計相差近16萬億日元。

    

 

      舉辦奧運會不僅直接帶動比賽場館建設等,還帶來交通手段的充實及民間再開發等很多連帶效應。長野奧運會前,長野新幹線開業,上信越車道在縣內全線開通。4年前的南韓平昌冬季奧運會舉辦前,南韓也出現了否定論調,但最終還是經濟效益超過費用。

    

      據中國的河南農業大學一名學者的估算,平昌奧運會運營費用為1.7萬億韓元,而旅遊等效應為1.9萬億韓元。奧運會相關基礎設施投資達到11.5萬億韓元,結果帶動GDP增長18.5萬億韓元。

   

日本女子冰壺隊Loco Solare大展身手的平昌奧運會有很大的經濟效應

  

      即便如此,在新冠疫情下強行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陸續暴露出奧運會的陰暗面。比如:國際奧會(IOC)官員(被諷刺為「剝削男爵」)的特權及舉辦地許可權之小。通過將奧運會馬拉松和競走比賽舉辦地改為札幌,已讓全世界明白,申辦階段所説的「對運動員很理想的溫暖氣候」幾乎是假的。

  

       札幌市2021年公佈了將2030年奧運會的舉辦成本最多壓縮900億日元的修改計劃。新計劃預計舉辦成本最高為2800億~3000億日元,從札幌市預算中支出的費用降至450億日元。在申辦最終階段之前的這些舉措,似乎是吸取了備受批評的東京奧運會的教訓。

    

       東京奧運會最初預計舉辦成本在7000億日元左右,而最終增加到了超過1萬億4000億日元。在新冠疫情下以無觀眾形式舉辦,也沒有外國遊客,追加成本由東京都和日本政府負擔。一名札幌市的官員表示「會被輿論指責給奧運會花的錢,應該花到社會保障中」,所以札幌市拼命宣傳壓縮成本。

    

       一直研究奧運會經濟效應的野村綜合研究所高級合夥人三崎富查雄指出:「3000億日元可以做的事情有限。如果花5000億日元建設,札幌作為滑雪渡假村會獲得好評,還應該展示建設需求以外的波及效應及札幌的未來形象,應該解釋投資的意義」。

   


    

       札幌市內已相繼出現大型再開發項目。住宅樓價格及地價也在迅速上漲。「2030」作為城市規劃的節點,已被列入很多計劃中。在森記念財團擔任業務理事的明治大學名譽教授市川宏雄分析稱:「如果能申辦冬奧會成功,札幌在日本國內的地位將上升」。

   

       森記念財團城市戰略研究所根據86個指標對東京23區和日本國內138個城市排名的2021年版「日本都市特性評價」結果表明,札幌市排在第十位。如果申辦成功,將上升到第七位。容易産生影響的「舉辦活動數量和評價」及「住宿設施客房數量」等15個指標分別增加2成是前提。

   

 

       舉辦過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溫哥華(加拿大)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截至2020年GDP為3093億加元,比2009年增長56%。人口為515萬人,增長17%。即使在溫哥華都市圈內比較,人口也增加19%,達到273萬人。

   

       北海道大學客座教授遠藤正説:「在國外,一説札幌,人們就會想到‘1972年奧運會’。奧運品牌是非常響亮的」。一開始就削減了成本的舉辦計劃看不出奧運會的價值。積極申辦奧運會的札幌市現在要做的或許是冷靜的處理方式,整理並傳播投資的回報和痛點,打造想要實現的未來城市形象。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橋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