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是戰術家,但無長期戰略

2022/03/02


      池田元博:俄羅斯的普丁政權向鄰國烏克蘭發起軍事進攻,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等地激烈的戰鬥仍在持續。普丁稱目的是實現烏克蘭的非武裝化、中立化。雖然國際社會紛紛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但普丁政權方面絲毫沒有退縮的跡象。普丁總統不顧一切地做出近乎失去理智的衝動之舉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

         

俄羅斯總統普丁(2月27日,莫斯科,REUTERS)

      俄羅斯此次借著對烏克蘭東部親俄派控制地區開展「維和」的名義發起軍事進攻。在此之前,俄羅斯剛剛承認該地區獨立,發動進攻的藉口也是該地區「請求」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援。

   

      與2008年時的狀況相似

   

      從這一意義上來説,此次與2008年、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親美歐的喬治亞和俄羅斯間發生的衝突時的狀況相似。由於俄羅斯當時支援要求從喬治亞獨立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導致衝突發生。這場衝突被稱為「5天戰爭」,俄羅斯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勝利。而此次進攻烏克蘭,俄方被認為也是希望速戰速決。

 

      不過,俄羅斯此次投入大規模兵力,而且在國土面積遼闊的烏克蘭各地發動攻擊,這樣的軍事行動可謂前所未聞。另外,普丁還下令提升核戰力部隊的戰備等級,甚至暗示要動用「核」威懾。普丁為何會如此強硬?

   

      「30年來,我們一味忍耐,為達成協定做出了不懈努力」,普丁在發動軍事進攻的2月24日向全體國民發表講話,一開始就談到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東擴問題。他強烈譴責稱,美國違背了1990年東西德統一時做出的不擴大北約規模的「承諾」,「背叛」了俄羅斯。

  

      普丁表示,將通過此次軍事進攻使烏克蘭實現非武裝化、中立化。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應該是其最大目的。的確,如果北約將軍隊部署到與俄羅斯相鄰的烏克蘭,將是「對俄羅斯的直接威脅」(普丁),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帶來無法估量的打擊。

   

      話雖如此,但存在嚴重腐敗問題等的烏克蘭並未就加入北約展開具體化行動,目前來看也並不現實。

   

      普丁透露與柯林頓談論北約的細節

     

      相反,圍繞北約擴大問題,普丁個人的「怨恨」似乎很強烈。原因是,包括2004年加入北約的前蘇聯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在內,北約東擴主要在普丁任期內展開。而且普丁在2月21日向國民發表的講話中,以「一次也未曾在公開場合提起過」為開場白,透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2000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俄羅斯時,普丁曾親自問道「美國如何看待俄羅斯加入北約」,但據説柯林頓的反應極為冷淡。

   


      普丁獨斷專行的態度在討論承認烏克蘭親俄派控制地區獨立問題的2月21日的俄國家安全會議上也有所體現。實際上,該會議是俄羅斯的最高決策機構,參會人員包括各安全機構的領導人、總理、外長、上下兩院主席等。主持會議的普丁向每個人詢問了是否應該承認該地區獨立的意見,但他對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發言者採取了嚴厲的態度。典型的例子就是與對外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的對話。

 

       納雷什金:「要不要給西方的合作夥伴最後一次機會,在短期內承認烏克蘭和平及履行《明斯克協議》……,否則……」

             

      普丁:「否則會怎麼樣?你是提議開始對話進程?還是承認兩個共和國的主權?請説清楚」

 

      納雷什金:「我支援承認主權的提案……」

 

      普丁:「你是打算支援呢?還是支援呢?請明確回答」

 

      納雷什金:「我支援提案……」

 

      普丁:「請回答是還是不是」

 

      納雷什金:「是的,我支援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併入俄羅斯」

 

      普丁:」我沒説過那樣的話,也還沒討論。現在説的是是否承認這兩個國家獨立」

 

      納雷什金:「是的,我支援承認獨立的提案」

  

      普丁:「很好。請坐下」

   

      俄羅斯的安全會議一般不公開,而當天卻例外被公開。估計是普丁想強調這是政府內部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但這場會議意外暴露出普丁的獨斷專行的作風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進攻也應該看作,與其説是軍部的提議,不如説是普丁自己主導的行動。

  

      不過,不管軍事進攻以何種方式決定,烏克蘭國民産生反俄情緒已毫無疑問。即使俄羅斯憑藉軍事壓力強迫烏克蘭非武裝化和中立化,但總有一天俄羅斯的努力會化為烏有,普丁所擔憂的烏克蘭加入北約也很可能更具現實意味。

  

      俄羅斯民眾感覺師出無名

 

      這次俄羅斯國內的形勢與2014年該國為合併克里米亞半島而進攻烏克蘭時不同,並未得到國民廣泛支援。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以「收回」俄羅斯曾經的領土為由,得到了大多數國民的強烈支援。但這次很多國民認為是師出無名的侵略行為。俄羅斯各地反對軍事進攻的遊行和集會頻發。

 

      日美歐作為對抗俄羅斯的手段,將俄羅斯的大型銀行剔除出作為銀行間國際結算網路的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及對俄羅斯央行實施制裁。也可以預想到,如果俄羅斯貨幣盧布的價格暴跌,通膨加劇,國民生活受到嚴重打擊,批評普丁的聲音將顯著增強。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海參崴的分店,人們排隊提取現金(2月25日)

         

      普丁政權正在嚴厲鎮壓抗議遊行。雖然這不會立即動搖俄羅斯現有體制,但或許會成為普丁超過20年的超長期統治的「結束的開始」。莫斯科卡內基中心的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Andrey Kolesnikov)表示「普丁是擅長短期政策的戰術家,但沒有長期戰略」。普丁可能會為獨斷專行所導致的軍事進攻付出沉重「代價」。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池田元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