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不信任美國的淵源
2022/02/18
池田元博: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法國、德國首腦紛紛以電話或面對面方式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磋商,但分歧並未消除。2月18日至20日,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將在德國舉行。與此同時,七國集團(G7)緊急外長會議也將在當地召開。這次能否找到緩和緊張局勢的解決方案呢?
安全領域的傳統會議
慕尼黑安全會議始於東西冷戰時期的1962年。是安全領域的國際傳統會議,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首腦級、部長級人物參加。近年來會議規模因新冠疫情影響而縮小,2021年美國總統拜登以線上方式參加了會議。
今年的出席者有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德國總理蕭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等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將參加。此次的首要議題可能還是如何應對軍事上持續緊張的烏克蘭局勢。
俄羅斯加劇軍事緊張局勢的兩個目的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地區部署了大規模軍隊,美國擔心俄羅斯軍隊近期發起進攻,並提高了警惕。普丁政府加劇軍事緊張局勢的目的有兩個。
![]() |
普丁(2月15日,圖片由俄羅斯總統府提供) |
一個是圍繞烏克蘭東部衝突向該國政府施加壓力。東部地區有很多俄羅斯裔居民,2014年以來,烏克蘭政府軍和親俄武裝勢力之間的零星衝突不斷。雖然在德國和法國的斡旋下達成了停戰協議(明斯克協議),但普丁表示,列入協議的對該地區賦予高度自治權等內容根本沒有被遵守,憤怒之情溢於言表。
第二個目的是圍繞歐洲安全問題向美歐施加壓力。普丁2021年年底提出了北約不擴大、不在俄羅斯邊境附近部署軍隊和武器、北約從東歐地區撤軍等要求。並要求美歐以書面形式做出承諾。其首要目的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但美歐拒絕了其中的大部分要求。俄羅斯方面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普丁12日先後與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宏進行電話磋商,15日在莫斯科與德國總理蕭茲舉行了會談。在一系列磋商中,普丁提出忠告稱,烏克蘭東部衝突、歐洲安全問題都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覆。在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這些課題的應對方案可能會成為焦點。
轉變路線的「慕尼黑演説」
其實,慕尼黑安全會議也是普丁向俄羅斯國內外宣佈外交路線大轉變的歷史性場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