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田製果印度人CEO談「日本夢」

2024/01/25


龜田製果的會長兼CEO Lekh Raj Juneja誇讚日本放心、安全、乾淨,什麼都好吃

 

      「美國有‘美國夢’,日本也有同樣描繪夢想的魅力嗎?」

  

    從印度來日本40年

  

      2023年12月,在以「柿子種米果」産品聞名的龜田製果總部(日本新潟市),日本經濟新聞的記者被問到這一嚴肅的問題。提問的是龜田製果會長兼CEO,來自印度的Lekh Raj Juneja71歲)。40年前,他為了在大學研究微生物學,與家人一同來到日本。Juneja曾任職於日本太陽化學和樂敦製藥,于2022年擔任現在的工作。

  

      在採訪中,Juneja多次誇日本:「放心、安全、乾淨。什麼都好吃」。但當問起他對日本作為工作場所的評價時,他的表情暗淡了下來,他説,「日本的人事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不適合外國人的規則」,這使得夢想難以被描繪。

  

      Juneja來日本的40年,與日本推進接納外國人的時間線相重合。1989年日本修改出入境管理法,成為日本對外國人政策的轉捩點。日本新設「定住者」等10種在留資格,推進了來自南美的日本裔定居在日本。1993年日本新設了技能實習制度,2019年新設了特定技能制度。

  

      Juneja之所以選擇日本,是因為他的前輩説「日本將成為世界第一」。當時,世界總市值的前十名中有多家日本企業。Juneja回憶説:「當時,日本人沉浸在因戰爭失去一切後,拼命努力成為世界第一的勵志故事之中」。

  

會議中的Lekh Raj Juneja(2023年12月,日本新潟市)

 

      在個人生活中,Juneja遇到了很多困難。追求食材本味的日本飲食文化曾令他困惑。面對八爪魚刺身,他曾吃驚地説:「這種東西能吃嗎?」,但被大學老師勸説:「總之先嘗一下,感受一下美味」,這才發現口感帶來的魅力。

  

      Juneja一家人還在語言和教育上碰壁。兩個孩子曾就讀於日本當地的公立學校,但中途便轉學去加拿大了。「印度人的面孔,卻只會説日語的話,將來的選擇是有限的」。這是他經過苦思後的選擇。

  

      Juneja的妻子經常説「如果去美國的話,就不會為孩子的教育如此辛苦了」。目前Juneja的長子在美國工作,長女在日本工作。

  

      在日本,生活著超過320萬名的在留外國人。有估算稱日本的在留外國人將達到40年前的近4倍,2070年左右將超過總人口的1成。但日本政府「不採取移民政策」的姿態沒有動搖。

  


 

      「美國因為有黑人、波多黎各人及墨西哥人存在,因此知識水準低於日本」,1986年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這一發言在國內外飽受批判。如果日本只將外國人看作是用來填補勞動力空缺,而不把他們當作令社會發展的「夥伴」來看待,那麼相當於日本正在錯失自身發展的機會。

  

    對重視語言發出警告

  

      預計到2056年人口將會小于1億的日本,外國人才是支撐社會的重要力量。向IT及護理領域介紹外國人才的企業「Zenken」的本部長木村裕一提醒道,「在招聘時,日本企業會重視日語能力等對於外國人來説很困難的部分。長此以往,日本會成為‘不被選擇的國家’」。

  

      龜田製果朝著走向世界的方向大幅轉變。Juneja進入公司後,公司的外籍員工數增加到原來的約3倍。在不使用小麥粉的無麩質飲食市場擴大的背景下,以口感為特點的米果在國外也備受歡迎,這種「認識」成為推動力。

  

      「日本最不了解自己的潛力」,「日本有製造技術,需要的是創新和變化」。在這種激烈的辯論中,一隻手裏抓滿「柿子種米果」大口大口吃的Juneja比誰都確信能讓全世界80億人認識到白米的魅力。

  

      打破排他性社會中形成的固有價值觀,從只對外國人打招呼到互相共生,將會成為尋找日本「成長的種子」的突破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