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依賴中國付出的代價
2013/12/25
![]() |
在允許媒體旁聽的開頭幾分鐘時間裏,通常情況下都是相互親切問候。但在這天的對話中,王岐山還沒等到記者和攝像師退場就直奔主題。
「希望美方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穩定經濟和金融市場,確保中國在美資産和投資安全」。
對於王岐山嚴厲的語氣,對面的保爾森倉促間有點兒不知所措。王岐山所説的「中國在美資産」,就是指美國國債。
超越日本位居第一
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在爆發雷曼危機的2008年9月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進入10月後,即便在人們對美元的擔憂加劇的情況下,中國仍未放慢購買的腳步,當月月底的持有額比9月底一下子高出了近700億美元。
![]() |
根據美國的金融穩定法,需要最多投入7000億美元公共資金從金融機構手中收購不良資産。在10月3日這項法案通過後,為籌集實施該法案所需的資金,保爾森宣佈要增發國債。
「有沒有認購者」--面對市場的這一疑問,保爾森在10月21日的演講中給出了一個答案:「我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保持著緊密聯繫」。
實際上保爾森與王岐山是有著10年交情的老朋友。
在上世紀90年代末,作為高盛集團高管的保爾森曾向時任廣東省副省長、負責處理非銀行金融機構破産問題的王岐山提出了事務性建議。據説王岐山對保爾森非常信任。
「我們與中國政府結成了牢固的紐帶,在確保美國的信用方面起到了非同尋常的效果」,保爾森在回憶錄裏如此回顧,透露出為走出危機,不得不依賴擁有全球最大外匯儲備的中國。
但向中國借錢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作為最大債權國,中國開始對美國打造的國際金融秩序公然唱起了反調。
![]() |
中國發佈這一主張的場合是在2009年6月成立的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峰會上。加上2011年新加入的南非,金磚國家已經成為新興市場國宣示團結起來走向世界多極化的舞臺。
債權者的權利
中國甚至還開始對美國的軍事預算指手畫腳。
在2011年8月美國評等機構下調美國國債評等後,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世界唯一超級大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現在有充分的權利要求美國解決它的債務問題,確保中國美元資産的安全」,其中具體要求的事項就是削減軍費。
以雷曼危機為契機,在美國出現了與中國共同管理全球問題的「G2論」。2009年7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華盛頓舉行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發表了「我們共同承擔重任」的演講,透露出對G2的意願。
但中國並未接招兒。國際問題不是一、兩個國家就能決定得了的——2009年11月,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與訪華的歐巴馬進行會談時傳遞了反對G2論的立場。其真實想法是不願接受美國強加的責任。
美國單極集中之後的世界還看不到蹤影……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副部長 高橋哲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