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小米負責人拒收日語系學生風波
2017/09/2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日本媒體轉引自中國社交媒體的報導稱小米招人時,其負責人,一個叫秦濤的人對來報名應募的日語系學生説:「日語系學生可以走了」云云,表示拒收日語系學生。不知此秦濤何許人也,也不感興趣,讓我吃驚的是此人居然在事發後不久就在社交媒體上公開道歉。
![]() |
北京街頭 |
要知道讓中國人為其言行道歉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居然道歉了。
雖然每年有600多萬中國人來日本旅遊,其中很多是回頭客,我有理由相信日本給他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否則,他們不會回頭;但中國國內還是有很多人對日本沒有太好的印象。這種趨勢完全不奇怪,也不至於大驚小怪。
|
有一次在一個英國人家吃飯,他們聽説我下一站要去法國,他們毫不顧及地説:「我們不喜歡法國佬」。我問為什麼?他們説「因為法國人吃馬肉」。
我當然知道英國人是多麼愛惜馬,但我絕對不相信英國人僅僅因為法國人吃馬肉,所以他們就討厭法國人。日本人也吃馬肉,而中國人何止是吃馬肉,可以説什麼都吃。大饑荒以及文革期間,有些地方連人也吃。但英國人不會説不喜歡中國人和日本人。
所以説英國人討厭法國人和討厭法國人吃馬肉,二者沒有直接聯繫。歷史上,英國人和法國人在國民感情上的確是剪不斷,理還亂。
中國人的民族情緒應該説由來已久,不説過去幾十年的愛國教育效果如何,上下幾千年文明史給每一個中國人留下的遺産足以讓子孫後代享受下去。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文藝作品,比如相聲諷刺自己人的很少,諷刺外國人不計其數。我不知道説相聲的在諷刺南韓人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來聽相聲的可能有南韓人。
中國的文化氛圍是,你要諷刺自己人就是賣國,你諷刺外國人就是愛國。應該説這種民族心理是非常狹隘的,比起因為法國人吃馬肉而厭惡法國佬的英國人,我們的民族心理好不到哪兒去。今天的中國,或許説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寬容。
小米的負責人出於何種心態要日語系學生離開,我不知道。也許小米壓根兒沒有要來日本發展業務,如果是那樣的話,那位姓秦的負責人完全可以心平氣和地對日語系學生説:我們今年不招説日語的。那就不會引起風波。如果學日語本身就是錯,那大學壓根兒就不應該開日語系。顯然不是那麼回事。
中國是一個大國,也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的古國,每一個中國人站出來時都應該無愧於文明古國這一稱號。如果文明古國只是成了一個裝飾,那今天的中國人就對不起自己的祖先。
當我們跟一個教養很好的人打交道,我們從其身上吸取的是正能量。我們不要聽他或她給我們説任何大道理,其一舉手一投足都會成為我們的典範。一個家教很好的人一定會被教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拘小節的人不會給別人好印象。
![]() |
北京街頭 |
很多年前回南京,被弄去參加一個跟中日交流有關的大會。我坐在底下,主席臺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不經意抬頭,正對著我的省委書記張著嘴,用牙籤在剔牙。這雖説是一件小事,但足以讓別人瞧不起你。但周圍沒有人敢站起來提醒這位命官不雅舉動。
所以,我一直認為做人嗎,少説大道理,從小事做起,這樣做人最接地氣。
我不認為小米風波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相反,看到這位負責人主動道歉,我似乎看到了某種希望。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柯 隆 |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