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迎來多事之秋

2017/09/3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我一直不明白日本政府是如何做保密工作的。安倍首相尚未宣佈解散國會,日本朝野早已沸沸颺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首相即將解散國會,議員們自然為迎接選舉奔走東西。按照日本的政治習慣,每次大選,首相都會給即將到來的選舉起一個名字,這次安倍首相給即將舉行的選舉冠名為「突破國難的選舉」。

 

 

      在中國,江蘇揚州人被稱為「揚州虛子」,一點點小事就絮絮叨叨,揚州人的口頭禪是「不好了,不好了」,但你聽到揚州人説「不好了」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真的出了什麼大事。我一直認為日本人在小題大作這一點上和揚州人很相像,不知道這是否跟從揚州來日本傳道的鑒真和尚有關係。   

  

 

 柯隆 的其他文章

 

   也看小米負責人拒收日語系學生風波

                    

   中國為什麼叫停比特幣交易

 

 安倍要解散國會,禍福難測

          

 科學和技術、創新和創業

  

   朝鮮核試、中國受壓

            

 在華投資外國企業老闆之煩惱

            

 從九寨溝地震看地震局的工作 

             

    智商和情商

 

 我們留給後人怎樣的遺産

 

 日本政壇大地震

 

 歷史人物的英雄與壞蛋

             

 中國出路,從資源經濟向技術經濟轉型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我不知道安倍首相是否真的明白「國難」一詞是什麼意思?通常國難指的是一個民族遭遇到外族的入侵,或者滅頂的自然災害。如果説前幾年的關東大地震外加福島核電站爆炸是國難,那情有可原,當下的日本,我怎麼看都看不出安倍首相是怎麼得出國難這一結論的。顯然是言過其實。

 

       安倍首相在宣佈即將解散國會的記者會上,明明白白表述了安倍內閣成立以來日本經濟擺脫了負增長,就業機會大大增加,也就是説今天的日本經濟處在非常好的狀態。

   

       恐怕朝鮮半島危機是安倍首相將眼前的狀態定義成國難的唯一成立的理由。的確,北朝鮮不斷試射導彈,並試驗核武,對日本確實造成一定威脅。但誰都知道,朝鮮不敢也不會輕舉妄動。比起日本,南韓承受的威脅更大。所以,安倍首相此次解散國會應該説另有考慮,跟國難沒有絲毫關係。

   

       8月3日,安倍首相剛剛重組了內閣,所以,現在不應該解散國會。但是由於在野黨一直在深究安倍首相和自民黨的一些醜聞,安倍首相可能覺得不妙。但好在人算不如天算,在野黨的民進黨也出了醜聞,原來要提拔當幹事長的女議員被媒體拍攝到了緋聞現場,這一下安倍內閣和自民黨的支持率出現的小幅回升,所以,對於自民黨來説現在是選舉的最佳時機,如果現在不進行大選,等自民黨的支持率下降,自民黨很可能會慘敗。

   

       雖然安倍首相解散內閣多少有點突兀,但非常奇妙的是安倍首相宣佈解散內閣促使了東京股市揚升,這是很難用經濟學來解釋的現象。安倍首相解散國會,自民黨為了獲得選票,很可能出台重磅刺激經濟的有關政策,這些經濟政策利多提升了股民的信心。這樣解釋似乎也通。但是,日本政府的負債率已經很高,現在不拿錢出來還債,而去刺激經濟,那日本的國家財政很可能出現危機。等到大選以後,信用評等機構很可能降低日本的主權信用評等。

  


  

       當然,安倍首相充滿信心地解散國會,但並不一定有勝算。日本是一個自由民選的國家,每一個成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這些年表現不佳,但出乎安倍首相意料的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人氣甚高的東京都知事宣佈成立「希望之黨」,不僅民進黨議員退黨參加這個新黨,連自民黨的幹部也有來參加新黨的。自民黨遇到的最大勁敵可能不是在也的民進黨,而是剛剛組建的希望之黨。

   

      這一系列的變數中非常耐人尋味的是一些積極促進和支援安倍首相修憲的右傾保守派議員紛紛對希望之黨暗送秋波,表示有意參加新黨。東京都小池百合子知事曾擔任過防衛大臣,對修憲其態度是積極的。現在尚無法預測大選後的日本政壇佈局,但日本政壇確實在變化,傳統的政治面臨淘汰,貌似不講規矩的新政呼之欲出。這一趨勢跟法國和德國的極右勢力抬頭異曲同工。

   

     今天誕生的新黨,很可能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化身。傳統的自民黨政治為了獲得右翼保守選民的選票,特別是為了獲得二戰遺族會的支援理所當然地要定期慘敗靖國神社。但新黨可能打破傳統政治的格局,與其糾纏歷史,不如光明正大地謀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日本正在迎來一個多事之秋。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