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將來怎樣養老?

2017/11/3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養老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善始善終乃人生一大樂事,但中國人通常不太願意談起自己的老後,因為實在沒有著落。1949年以後曾經出現過嬰兒潮(baby boom),那些多子多福的老人有可能善始善終。但70年代以後結婚生育的父母將面臨嚴峻的考驗,他們只有一個小孩,獨生子女結婚,如果雙方父母都健在,那們他們夫妻至少要為4個老人養老送終。今天的年輕人很少有能力為4個老人送終的。

             

截至2015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已超過2.2億人(遼寧省大連的養老院)

               

  日本有公共護理保險,對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公共護理保險可以為他們養老送終。中國的社會保險只有養老金保險和醫療保險,但沒有護理保險。當然,富豪和權貴沒有必要擔心,權貴的養老有國家負責,國家會不惜一切代價為他們護理;富豪可以靠商業護理保險,他們有足夠的錢。問題是既沒有權也有沒錢的平民靠什麼養老。可能平民只能做一個夢,有一天自己走到人生盡頭會得心臟病瞬間一命嗚呼。

   

  但是,不可能每個人都有那麼好的福氣,相當一部分人從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到一命嗚呼會有較長的過程,如果落入那樣的境地怎麼辦?這是一個沒有人能夠迴避而又不願意直面的問題。

    

 柯隆 的其他文章

  

 演講時,誰更會作秀

    

    為社會主義正名

  

   歷史的賬是需要了結的

 

 中國會不會出現産業空洞化

          

   日本迎來多事之秋

 

   也看小米負責人拒收日語系學生風波

 

   中國為什麼叫停比特幣交易

 

   安倍要解散國會,禍福難測

   

 科學和技術、創新和創業 

              

 在華投資外國企業老闆之煩惱

            

 從九寨溝地震看地震局的工作 

             

    智商和情商

  

   更多》》》專欄:老柯要説話

 

  這幾年來,國內陸陸續續有一些部門派人來日本考察這裡的公共護理保險的現狀。萬事開頭難,我想這是中國新建公共護理保險的第一步,非常重要。

    

  我不相信中國會建成全民性的公共護理保險。有相當一部分低收入老人將來會被注射藥劑,實施安樂死。今天在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開始實施安樂死,這也是維護人的尊嚴的不得已的做法。我在國內看到過臨終醫院裏躺著的失去意識的老人,心臟在跳,但根本談不上生活品質。不過如果本人生前沒用同意安樂死,那麼親屬出於親情一般不太會同意安樂死,那就只能那麼拖著,本人痛苦,家屬痛苦,唯一的醫院樂見其成,因為病人只要呼吸,醫院和護工就可以創收。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這個社會問題考驗的是中國人的信仰。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非常怕死。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寺廟還是教會的教堂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就是説,寺廟和教堂是連結今世和來世的橋樑。通常寺廟和教堂的背陰面都是成片的墓地,所以信教的人相信有來世,比不信教的人更能直面死亡。不信教的人通常很怕死。

   

  但是,信教不是説信就信的。我是60後出生的,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教育成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者。以前做留學生時,南韓學生和台灣學生經常來跟大陸學生辯論,他們説世界上有神靈,我們大陸學生會反問:你見過神靈嗎?他們説:沒有見過的不等於不存在。

   

  現在想來,這種爭論非常可笑,因為各自的信仰不同。

 


   

  我去西方旅遊都會去他們的教堂參加他們的彌撒,但要説神靈進入我的心靈,那實在是不可能,信仰的形成在於幼年。更何況,我們今天的中國人早已忘記了寺廟裏祭祀神靈的儀式。日本一年四季寺廟裏都有祭祀活動。北京的天壇是迄今保留下來的最完美的祭壇,但很可惜留下來的只是祭壇的硬殼,我們再也看不到具體的祭祀活動。

   

  無法無天對一個社會來説是非常可怕的狀況。有歷史學家描述今天的中國説「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又失去了魔鬼的管束,能鬧出多大的動靜,恐怕連上帝都不知道」,這實在是一個不堪直面的現實。很有可能的是有很多中國人會死不瞑目。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隆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