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50)早稻田和慶應的校風的比較

2017/03/0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如今正處在高考的季節。尤其是在私立大學,將不斷發佈錄取情況,同時迎接新生的準備工作也在穩步推進,我發現了一則與高考相關、非常有趣的報道。其標題是「如何通過畢業生使用金錢來區分慶應和早稻田出身者」。報導稱,「慶應的畢業生全都慷慨地出錢。但既不插嘴也不出力。而早稻田的畢業生則在沒認可的情況下不會出錢。在出錢之後,還將插嘴」。

 

早稻田大學

      雖然不知道這在多大程度上有可信性,但以慶應的畢業生為例,「由於年功序列(論資排輩)現象突出,即使出了錢,也不能説這説那」,感覺似乎能理解上述説法。由於在大企業裏擔任過懂事的人也很多,大家認為或許應遵守這些前輩確定的規則,也並非難以理解。

 

      從畢業生的組織來看,慶應稱為「三田會」,而早稻田稱為「稻門會」。按照一般的看法,三田會號稱具有突出的凝聚力,但稻門會非常尊重「自由」,不喜歡拉幫結派,結果顯得不夠團結。這種説法基本準確。最近半個世紀,在日資企業積極進軍海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兩校的同窗會組織。當然中國也不例外,建立了「北京稻門會」、「北京三田會」、「上海稻門會」和「上海三田會」等,參加人數都很多,似乎正積極展開活動。

 

      從我的體驗來看,以北京三田會為例,年齡層也很平均,前輩關照後輩這一現象很突出。月例會的參加費用似乎也因年齡的不同而設置了差別。另一方面,北京稻門會的特點則是中國籍畢業生眾多,同時給人以開放、非常自由的印象。參加費用當然也是所有人相同的。這並非哪所大學好或不好的問題。而在於校風,即學校的風氣的。

 

慶應大學

      就讀哪所大學,在人生之中,是與結婚同等重要的重大選擇。即使是相同水準的大學,只要與校風格格不入就將很痛苦。擁有什麼樣的夥伴?畢業後是否作為那個圈子的一員感到驕傲?與偏差值(指相對於平均值的偏差數值,是日本人對於學生智慧、學力的一項計算公式值)相比,這或許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雖然近年來明顯日趨淡薄,但日本的大學仍然擁有「校風」。日本人會選擇校風適合自己的大學,但如果是外國留學生,將缺乏有關校風的資訊。校風將對學生生活産生影響,因此提前加以了解將帶來各種益處。

 

      那麼,具體來説,各大學的校風都是什麼樣呢?首先比較私立大學中的最難考大學早稻田和慶應的校風。慶應的學生被稱為「慶應boy」,所謂的「公子哥」的形象突出。相比起來,早稻田的學生則完全相反,著裝「粗俗」「粗野」,具有類似「不重視外表,以內涵決勝負」的主張。

 

      這一差異也體現在學生生活中。在早稻田,存在認為貧窮是美德的傾向,雖然實際上貧窮的人不多,但「沒錢」、「是鄉下人」卻成為一種自誇的説法,使早稻田成為一所難以理解的精英大學。在慶應,這種習慣並不適用。在圈子等之中拒絕別人邀請之際,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説「因為沒錢」的。

 

      從很久之前我的經驗來説,在被慶應的學生邀請參加聚會時,首先對方會開車到我家來迎接,(雖然是學生,但大家都擁有汽車)費用全部由男性一方支付。似乎從十多歲開始,就懂得了保護lady(女士)的gentleman(紳士)禮節。而在被早稻田的學生邀請之際,他們最初會這樣説。「和我們一起出去時,費用是AA制」。哪一種更受歡迎,不需要多説。

 


      此外,仍然是早稻田更加自由奔放。留級一年考上的學生(留級兩年以上的人也大有人在)、為保住「應屆畢業生」身份而選擇留級的學生、在職學生、中途退學者……,人數都非常多。奇怪的學生也很多,甚至令人很難認為這是偏差值非常高的大學。如果置身於這樣的環境,會感覺普通就如同罪惡,那樣將很危險。關於這一點,慶應則顯得循規蹈矩。據稱,如果在慶應為保住「應屆畢業生」身份而選擇留級等,將很快出名。哪一種情況更好呢……,難以一概而論。

 

      日本的考生對於校風的比較研究很熱心。能否舒服地度過大學四年?與大學生活中交到的朋友們、在畢業之後能否繼續交往?這些將對人生産生重大影響。

 

明治大學

      除了慶應和早稻田以外,日本學生們眼中的各大學的校風大體上如下。在日本學生之間,最近人氣正在上升的是被稱為「MARCH」的私立大學。指的是明治(Meiji)大學、青山學院(Aoyamagakuin)大學、立教(Rikkyo)大學、中央(Chuo)大學和法政(Hosei)大學。

 

      在MARCH之中,考生們趨之如騖的是明治大學。原因之一是就業率很高。此外,明治大學出身者就職後的口碑似乎非常好。包括「工作努力」、「謙虛」、「有毅力」等等,在企業內部得到高度評價。如果外國留學生到明治大學留學,就有機會與未來的「大企業商務人士」成為朋友。順便説一下,高倉健、電影導演北野武都畢業於明治大學。

 

      立教大學位於池袋,磚結構的校園非常漂亮。由於屬於基督教學校,具有正統的禮拜堂,畢業生在禮拜堂舉行結婚典禮的情況也很多,因此風琴的音色優美。此外,圖書館和食堂也都是很有傳統的建築物,非常漂亮。對於希望度過猶如電影中的學生生活的人來説,或許是最理想的大學。由於英語教育完善,畢業生中「國際派」很多。播音員和新聞評論員輩出,因此非常知名。

 

      青山學院大學的英語能力也很強,具有國際派大學這一形象。主校園位於東京最時尚的地點表參道,地理位置最為卓越。順便説一下,青山學院附屬的初中部的偏差值高得不得了。學生多為好人家的子女,最適合交朋友。在中國也備受歡迎的樂隊「南天群星(Southern All Stars)」是青山學院大學的夥伴們聚在一起建立的組合。

 

      中央大學則以強於司法考試而聞名於世。此前,希望當律師的學生大多報考中央大學法律系。或由於這一影響,據稱如今仍強於公務員考試和各種資格考試。學習認真的學生很多,或許是適合認真學習的環境。法政大學的學生眾多,有機會結識所有類型的學生。

 

      曾聽説美國的哈佛大學研究所在面試之際將重點放在「這個人將來是否適合作為我們的夥伴」之上。日本的大學能否達到這種程度另當別論,學生在選擇學校之際,以「將來能否成為這個圈子的一員」為標準加以思考,或許也非常重要。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