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44)日本詩人大岡信的詩和遠方
2017/04/1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1985年移居日本後,最讓我佩服的就是日本的報紙和雜誌上長年連載的那些專欄。從這些專欄當中我學到了許多在大學和圖書館裏學不到的新鮮知識。當時,我自己暗暗發誓如果哪天我也擁有專欄了,一定要辦成一個深受讀者喜愛的長期連載。
![]() |
詩人大岡信(2002年) |
我喜愛的長壽專欄中,有一個是1979年1月25日為紀念《朝日新聞》創刊100週年而策劃的專欄,叫《四季之歌(折點の歌)》,專欄主筆是詩人大岡信。他取作題材的詩歌縱橫捭闔、俯拾古今,29年來一共連載了6762次,於2007年3月21日擱筆。我甚至因為那個專欄養成了閱讀《朝日新聞》時的一種特殊習慣,每當收到新來的報紙時,還是會下意識地去掃一眼曾經刊載過他的連載專欄的版面。每每想到連載已經曲終人散,寂寞之情便不禁油然而生。
朝日歌壇評委·詩人佐佐木幸綱評價説:「《四季之歌》從短歌、俳句、現代詩到漢詩、歌謠,各種題材無不涉及,乃日本詩歌的大花園。」
誠如斯人所言,涉及的詩歌遠遠超過收錄有4500首之多的古典詩集《萬葉集》。年輕的時候我也曾夢想成為一名詩人,所以來日留學以來,我一直在津津有味地拜讀《四季之歌》這個專欄,並從其中學到了許多詩歌和相關知識。
1997年10月8日《朝日新聞》的《四季之歌》專欄中就有一首詩歌吸引了我。
秋高天氣爽,垂釣海中央。
沙魚甲板跳,晚炊漁船上。
——椎本才麿
大岡的解釋並不冗長,所以引用如下:「該詩歌收錄在《元祿名家句集》中。因為這種魚很容易釣到,所以一直是秋季休閒垂釣的代表。表示季節的詞彙有‘鯊日和’、‘鯊之秋’這兩個詞,由此也可以看到蝦虎魚作為垂釣對象是多麼的有人氣。元祿時期,作為和松尾芭蕉同一時代的詩人才麿以大阪為據點,揮毫寫下了這首爽快的詩歌。釣上來的蝦虎魚還在活蹦亂跳,垂釣的船上已經做好了米飯。」
如今愛好詩歌的大岡已經離開繁雜的世間,走向了那個詩和遠方的世界。儘管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和隨筆家,但是一直心儀著他。得到他去世的消息時,不覺一股悲愁襲上心頭,不知如何哀悼他是好?好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拙著《鯛與羊》,而《鯛與羊》中恰巧有描寫大岡信的一段文字,我就將此來作為我對大岡信去世的哀悼之意。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 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