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42)知日華人痛批日本扭秧歌員工現象
2017/03/3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上周我的專欄文章批評了日本企業裏普遍存在的「扭秧歌員工」這一古怪現象。文章發表後,熟知日本企業內部情況的知日派中國人紛紛在社交網上跟帖發言,痛批日本扭秧歌員工現象。以下轉載一部分發言,以作上次專欄文章的跟進報道。
一位叫陸堅的網友説:「在日本企業、幹不幹工資一樣多,多幹活會有失誤容易被閒言閒語,還不如索性少幹活、少出錯…,在這樣的氛圍下,企業不能出效率和結果,一點也不奇怪啊。太多日本公司員工善於扭秧歌,出工不出力,企業經營的效率變得低下,也就太正常了,誰讓公司繼續終身雇用啊~」
叫高曉慶的女網友説:「多數日本公司員工確實非常善於扭秧歌,見怪不怪了。」
網友楊淩則認為:「終身雇用不是原因,問題在上層管理方法。」而在日企有著長期工作經歷的汪兆康也表示支援這個意見,認為:「在於人事考核管理制度問題!」
有位叫常靜的網友主張:「會少開,話少説,網少上,line少刷,效率就有了吧。有的經理一個碰頭會都要一個小時,三個客戶就是三個小時,如果不幸分散到不同時段,效率就泡湯了,也只能加班了。」
在中國國內自己經營公司的80後女性陳艷直截了當地批評説:「扭秧歌就是混日子。」在日企工作的80後女員工湯怡婧也表示支援:「(那是)不敢恭維的大企業病。」
網友管平糊引用一個在日本工作的德國朋友的話説:「German work hard, Japanese work long(德國人以工作辛苦聞名,日本人以工作時間長取勝)。」
網名為「神之伍茲」的網友表示贊同:「確實如此。白天基本混混,到了快下班開始忙碌,很多是無謂的加班。」
為日本企業的超乎想像的低效率而頭疼的一家中國民企管理人員曾一名深有體會地説:「確實。組織完全喪失活力。」
現居冰島的林惠娟説:「我覺得問題也在管理方式,終生雇傭、流動性小的環境很少人會當挑戰者,就出現夾緊尾巴做好眼前的事(的現象)。管理層年輕時估計也是這樣過來的。把這樣的‘問題員工’還認為是好員工,那麼那家公司肯定是有問題的。這是一種文化一種工作方式一種思維方式,不知道問題從何抓起。」
在北海道經營公司的田義之做了總結:「現在日本的生産效率已經不是已開發國家的水準。」不知道在日本企業工作的日本人對這些意見和批評是怎麼看的?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 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