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187)如何度過第二個人生?

2017/10/1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每週星期六,日本的朝日電視臺都會播出名為《人生的樂園》的30分鐘節目。這個節目的主題是「第二個人生」。多年來作為公司職員工作,但到50多歲提前退休、或者到60歲正式退休之後,將迎來第二個人生,有些人選擇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這個節目就是介紹作出這種決斷的人的生活。

 

      例如,辭去家電企業的工程師工作、當上蕎麵條工匠的人;辭去商社工作開咖啡館的人;辭去公務員工作、從事蘋果種植的人;此外還有開麵包店的人、開民宿的人、種植蔬菜的人、當漁夫的人、開花店的人等……

 

      主要是60多歲的人登場。多為男性,但在大多數時候,妻子也一同亮相。節目會播出公司職員時代的照片,介紹年輕時是什麼樣的公司職員。將回顧年輕時代的情況,例如加班時間很長、工作很累、經常調動工作、長期單身赴任、工作繁忙導致在孩子成長期無法在身邊陪伴等。此外,節目還講述在遇到公司裁員和徵集提前退休之際、果斷做出退休決斷的理由以及退休後的心境。

 

      現在50多歲的日本男性很多人為了家人的生活、為了公司,即使感到痛苦也不會辭職。在以前的日本,跳槽並不普遍,從大學畢業後、始終在一家公司工作的人非常多。都是所謂的「公司人類」、「一門心思工作」的人。

 

      在日本,説到「就職」,很多時候實際就是「進入公司」。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將人生奉獻給公司。但是,在漫長的時間裏,家的狀況將發生改變,自己的想法也將不斷變化。其契機各不相同。包括患上嚴重疾病、家人關係的問題、父母的護理問題、工作壓力達到極限、以及妻子的疾病……。在這些情況下,將選擇從公司辭職。

 


      在中國,跳槽是非常普通的事,或許難以理解日本的情況,但對於50多歲的日本人來説,可以説從公司辭職是人生中最大的決斷。辭職就是作出這樣的重大決斷,向第二個人生邁出一步。

 

      在節目之中,還會出現離開城市、去過農村生活的人。

 

      在城市生活時,每天早上都乘坐滿員的通勤電車,過著不健康的生活,但在鄉下,卻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不但恢復了健康,還加強了與妻子和孩子的關係,通過與鄉下的人相互交流,身心都將恢復健康。於是,發誓在未來20年裏度過新的人生。《人生的樂園》就是由這些生氣勃勃的老年人出鏡。

 

      最近,在日本的週刊雜誌上,「退休後」成為熱門話題。由於描述大量公司職員退休後人生的書籍《退休後》(楠木新著)成為暢銷書的影響,雜誌也相繼以這個主題刊登專題報道。

 

      就算是在公司工作時地位很高的人,在退休後也將變成普通人。每天都將成為星期日,將變得無聊,沒有朋友,如果失去生活的意義,將如何活下去呢?為此,退休之前就要進行人生設計,以提前應對「第二個人生」。

 

      在號稱人生80年的時代,退休後還要活20年。考慮那個時候的事情非常重要。很多日本人都在關注這個話題,這或許也是日本老齡化以迅猛速度加劇的證據。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