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87)出門次數,20多歲年輕人比70多歲老人更少?

2017/12/04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我之前就注意到一件事,心裏很介意。

 

      白天,走在街頭,周圍都是老年人。

      白天,乘坐電車,都是背上背著帆布包的老年人。

      白天,去超市,都是拄著拐杖的老年人。

      白天,去健身房,運動的大多是老年人。

 

      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年輕人都去哪了?回國之後,一直都存在這樣的疑問。

 

      有個數字證實了這個現象。

      日本國土交通省每五年進行調查的「國家城市交通特性調查」2017年11月21日發佈。調查顯示,2015年,20多歲男性的每日平均移動次數在工作日為1.91次,節假日為1.24次。與1987年的2.98次和2.31次相比明顯減少。

 

      移動次數就是出門次數。計算方法是,如果1次都不離開自家等就算0次,如果在自家和目的地等之間往返就算2次,如果途中順道去其他地方就算3次。

 

      同樣的數字也出現在民間的調查中。2017年3月,廣告代理商「JR東日本企劃」實施了社會人的出行情況調查。

 

      通過網際網路針對一個月外出多少次展開問卷調查,除學生之外的20~79歲的2200人作出回答。這裡所説的外出指的是為上下班、購物、就餐、美容、運動、娛樂、學習和就醫等目的而出行。

 

      據調查顯示,一個月的外出次數平均為43.6次。不存在居住地、未婚與已婚等導致的明顯差異。

 

      問題在於年齡差異。按年齡段來看,外出次數最多的是30多歲,達到49.1次。隨著年齡段提高而不斷減少是理所當然的,但70多歲達到40.8次,而20多歲卻是更少的37.3次,明顯越來越少。

 

      也就是説,日本的20多歲年輕人比70多歲老年人更少外出。

 

      按照很久以前的「常識」,年齡大的人呆在家,而年輕一代則到外面去。但在如今,情況正好相反。似乎越是年輕人,越喜歡呆在家。

 

      在相同調查中,對於「是否每天更多呆在家」這個問題,從「明顯感覺如此」的回答來看,20多歲佔35%,30多歲佔33%。而關於「自己大體上來説屬於家蹲」加上「基本上覺得如此」,20多歲達到62%,30多歲超過50%。

 

      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普及當然對此産生了明顯影響。作為此前的「外出目的」,購物、娛樂和就餐等經由網際網路在家即可全部做到。

 

      對於這個調查結果,在日本的網路上,年輕人發出了下面的聲音。

 

      「這是因為具備了即使不外出也能生活的環境。通過網際網路可以做任何事」

      「如果在家辦公等得到普及,或將出現幾天都不出門的人」

      「家是最棒的!因為什麼東西都有」

      「在家也能和人溝通,還能看視頻,與外面一樣,娛樂方法很多」

      「即使想外出,也因為沒錢而寸步難行」

 

      以「經濟泡沫」時代為中心,「單身貴族」這個説法流行起來。單身貴族指的是可以自由支配金錢和時間的獨身者,揶揄了將工資都花在愛好、業餘時間和服裝等方面、全部用在自己身上的年輕獨身者。

 

      這個説法現在幾乎成為死語。

   現狀是年輕人的非正規就業增加,收入減少,因此很難成為貴族。

   更加糟糕的是,雖然工資減少,但工作的壓力並未減輕。

   年輕人處於自由支配的金錢減少、工作強度和疲勞卻在增大這種並不樂觀的環境之中,於是儘量避免外出,希望呆在家。

 

   外出「要花錢,而且麻煩」。

 

      「與兒童不同,成年人的娛樂需要花錢。由於工資很少,如果不斷參加喝酒聚會,就會捉襟見肘」(20多歲·男性)

      「因工作而非常疲憊。節假日希望整天躺著」(20多歲·男性)

      「即使獲得邀請,也避免沒有明確目的的外出。希望僅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花錢」

      「外出就是太麻煩」(30多歲·女性)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年輕人變得不愛外出,這種現象不僅限於日本。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這種現象卻是全球都相同的。但是,老年人頻繁外出,甚至超過年輕人,這卻是日本特有的現象。那麼,日本的老年人到底都去哪些地方呢?

 

      調查老年人的外出目的發現,多為工作、就醫、購物、度過業餘時間,而業餘時間的外出包括與朋友見面、旅行、徒步、去健身房、學習技藝、上成人大學等,非常豐富。

 

      日本的老年人在經濟上較為寬裕,同時健康壽命也在延長。

 

      年輕人的避免外出與之正好相反。

 

      但是,正是成年人、也就是如今的老年人創造了年輕階層的經濟環境。考慮到這一點,就會産生有些複雜的心情,是否只有我這樣呢?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