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86)日本住哪最幸福?
2018/07/1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總合研究所隔年調查製作的日本各縣「幸福度排行榜」,今年度公佈結果,連續3年都是福井縣獲得總合第一名,或許連許多日本人都很意外,我也是,福井縣民真的如此幸福嗎?另一方面,高知縣、青森縣、沖繩縣三縣則連續4年是敬陪末座的三名,明明這3縣,都是我喜愛的旅遊對象縣,到底哪不對勁了?
![]() |
東尋坊(福井縣坂井市) |
我最早是從松本清張的「零的焦點」「鬼畜」等小説或是水上勉的小説及散文獲得福井縣印象,總覺得福井縣生活非常艱苦嚴酷,其後到東尋坊旅行,真的感受到東尋坊是適合推理劇登場的險峻的景點;近年則因為研究核電問題,才理解福井縣是日本核電廠最多的縣,或許因此補助金不少,也比較能在教育等有充裕的支出,因此福井縣各種指標也都是47都道府縣的第一名,像是「社會教育費平均每人3萬9850日圓(用在博物館、圖書館等)」「女性勞動力人口比率(53.9%)」「兒童運動力」或「學力」等等,都是其他各縣所不及的。
最讓各縣羨慕的是福井縣的孩子學力強又會運動,文武雙全,像是有相當多人數考上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名校,或像今年高中棒球強校福井商校,也有人考上京都大學,蔚為話題。
總和連續4次排名第二的是資源非常集中的首都東京,基本指標、文化等一直位居第一;第三名則是長壽的長野縣;山梨縣、山形縣、茨城縣、三重縣等則因為各種努力,幸福度大躍進,讓人刮目相看。長年生活領域幸福度排名第一的富山縣,也依然維持寶座。
不過以70個基準來評定的總合第一位的幸福度,未必每個人都會覺得幸福,大概日本人也不大可能因為福井縣第一名,就搬家到福井縣去;反而像是正在教養孩子世代幸福度最高的秋田縣,還真的有著名藝人柳葉敏郎返鄉居住;秋田縣跟北陸的石川縣、福井縣都是在全日本兒童學力測驗中爭奪前三名的縣;雖然秋田縣總合排名不過28名,而且原本覺得非常保守的秋田縣的男人居然都是很會幫忙做家事、照顧孩子,是家庭貢獻度很高的男人,讓人覺得秋田不僅女人是美女,男人也非常可取。
![]() |
秋田県橫手市(kyodo) |
或許因為秋田男人非常努力顧家,加上蓋房子的行政補助金多,秋田人擁有房子的比率高達77.2%,東京都才只有47%;其他如日本近年不斷攀升的不上學(不登校)學童比率或觸法人數等都最少。
雖然秋田縣對於養育孩子的世代而言很幸福,但這樣的秋田縣也因為高齡化嚴重而且當地工作機會不多等健康、經濟上的煩惱,長年自殺率都是全日本第一,因此許多數字的表現,卻未必能涵蓋所有的層面。
銀髮世代幸福度排名前三名的除了福井縣外,就是長壽縣的長野縣或是近年男人健康壽命(日常生活不需依賴持續的醫療、照護,且能自力獨立生活的生存期間)躍居第一的山梨縣;此外像是排名不斷下降的千葉縣,銀髮族的幸福度卻非常高,排名第五,像是65歲以上的老人家運動時間全國第三位、智慧手機或電腦使用率第二名,此外全世代的出國比率或網路人口普及率等,也都名列前茅。
千葉縣在健康方面相當穩定,像是因為生活習慣病或心情障礙等毛病而接受治療的比率,或是走路步數等,也都非常高;該縣積極推進延伸健康壽命等對策「健康千葉21」等,鼓勵多走路多動身體以及減鹽等,也就是從2002年起推行長達21年的健康計畫,果然厚勞省在2016年調查顯示該縣的男人平均每天走8千步,女人則走7千步,比最不走路的高知縣縣民平均每天多了2千多步。
![]() |
千葉縣館山市 |
現在日本各地方政府都是拼命想延伸健康壽命,能活的建康,長壽才有意義,也不會成為家族或行政的負擔,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像是平均壽命排名的第一的長野縣,現在也是拼命想追求健康壽命排名;新潟縣則也模倣長野縣推行「減鹽復興運動」果然排名大有起色,否則攝取鹽分較多的東北各縣,不論壽命或健康壽命都很低。
比較慘的是排名最後5府縣一直固定是高知縣、青森縣、沖繩縣、長崎縣、大阪府,雖然偶而有點彼上我下,但基本上沒有太大改變,看來主要是因為平均收入低,在教育等就很吃虧。
看來不僅是個人或家庭的階級會固定化,縣的貧富也會逐漸固定化,也因此這5縣的幸福度要提升也不容易;但從數字來看的幸福度未必跟實際的幸福度一樣,像沖繩縣也還算是健康壽命不算那麼差的縣,實際去當地旅行時,也覺得沖繩人還滿開朗幸福的,但如果只從數字來看,收入偏低的這些府縣,要翻身很不容易,令人想為他們叫屈呢!
![]() |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