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89)「御當地」最強,征服全國

2018/08/2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最近十幾年,最夯的一個語匯大概就是「御當地(ご當地)」,這個語匯原意是外人到當地拜訪旅遊,對於該地表示敬意,表示許多見聞都是首次見聞到,不過最近「御當地」的語意有些改變,主要是指該地獨特才有的文化如美食、歌謠等,尤其這些年日本各地都靠「御當地」來復興,御當地的確充滿魅力,因為許多是當地人千錘百煉的智慧結晶,也包含濃烈的鄉土愛,加上現在是大旅行時代、網路時代,因此許多御當地美味不再只留在當地,開始為全日本乃至各國所喜愛,也因此「御當地」不再只是表面敬稱,更是實質上讓人喜愛的鄉土料理,而且因為「御當地」而讓人更想了解當地風土人情。

    

許多御當地食品成了超市或百貨公司常設的專櫃(劉黎兒攝影)

  「御當地」,尤其是「御當地美食」,不僅是許多地方的人氣料理,而且是當地人運用當地盛産的材料製作的,既新鮮又便宜,但未必細緻,也因此「御當地」美食,許多是從「B級御當地美食」出發,成了價廉物美食物的典型,因為是當地人的日常食物,也屬於是一種人人吃的起國民食,「御當地」不僅是旅客在當地會想品嚐或購買,還成為許多日本食品或餐飲業開發時的重要參考對象,也因此許多原本是地方偏方吃法,全都上了日本人的餐桌,開起全國性連鎖店,甚至還開到國外去。

 

      許多知名度原本不高的「御當地」美食,成了日本這些年來的最大流行,我也不能免俗,總是會去買來嘗嘗看,或是去旅行時也不斷找「御當地」中的名店,去吃,回到東京後,也常會想念,在超市或百貨公司等的諸國(個地)物産時去買來吃,或許也是旅情的回憶吧!

 

      「御當地」也成了重要的觀光資源,因為美食只有在當地現在到日本各地方旅遊的臺港或中國的旅客越來越多,大家也對這些「御當地」逐漸熟悉起來了,不僅拉麵、炒麵、餃子、漢堡、咖哩飯、蕎麥麵、烏龍麵等幾項主要食物都有「御當地」味道,有的真的很特別,不僅味道,甚至狀態或材料、容器都很不同;像北海道有「湯咖哩」或是山口縣下關的瓦蕎麥麵等,現在也都家戶喻曉了。

 


      像瓦蕎麥麵最近因為日劇『月薪嬌妻(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男主角孩提時代懷念的食物而聲名大噪;或更早在1996年山口智子跟木村拓哉主演的「長假(ロングバケーション,Long Vacation)」日劇哩,也曾讓本人真的是栃木市出身的山口智子做了放有馬鈴薯的炒麵,這是栃木市的「御當地」美食,我10年前去栃木市吃到了,邊吃邊懷念這部經典日劇。

 

「元祖瓦蕎麥TAKASE」的瓦蕎麥麵(山口縣下關市)

    有些「御當地」,如喜多方拉麵、讃岐烏龍麵等,是福島會津或四國香川等地方麵食,但現在風行世界,也讓喜多方、讃岐(古讃岐國,以及現在不包括小豆島跟直島的香川縣)成為外國人也知名的地名。

 

   這些地方所以會有這些美味,都有很悠久的歷史傳統可以訴説,充滿故事性,加上的確好吃,又有特徵,像喜多方拉麵就一定是醬油味道的,而且是豬骨跟魚乾分開熬湯,再來調配混合的,不會是九州式的白濁豬骨湯,也因此地名本身就成了品牌,也是商品名的一部分;但也有些地方因為單項的食物聲名掩蓋了其他的「御當地」,像喜多方的蕎麥麵、日本酒其實水準超高,只好等湧到的觀光客吃了拉麵後再慢慢來發現。

 


      其他讓人喜愛的「御當地」美食,多的讓人數不清,我最近幾年最愛的大多是旅行後就無法忘懷的「御當地」,像是青森縣八戶市的煎餅汁,就是把南部煎餅當作乾麵團直接跟雞肉、豬肉以及蔬菜等一起煮,醬油味或味噌等,是冷天非常輕便的飽暖食物,而且簡易,算是我家的一種速食;其他也有仙台的厚肉牛舌、毛豆麻糬、西洋芹火鍋等,或是名古屋炸雞翅等等;京都的「御當地」更是多的數不清,像是鰊蕎麥麵、鯖壽司、出汁卷玉子等等,在享受過精緻的京料理後,也還是要吃這些「御當地」「御當地」,才覺得到了京都。

 

在東京的喜多方拉麵店

     許多「御當地」雖然現在在東京也可以買到、吃到,或是網購到,但是不如在當地吃得過癮,因為是當地才吃得到現做的,或可以選擇的吃法及功能表更多,總覺得能吃到品質都不同;也為了解除這種遺憾,許多「御當地」美食或是「御當地」的小連鎖店,現在不斷全國化,讓人可以享受到最貼近原樣的「御當地」。

 

  但這樣一來,對於外地人而言,原本到要搭車、搭機,千里迢迢才能吃到「御當地」是非日常,變成隨時可以吃到的日常,反而不希奇,變成普通商品後,就會失去「御當地」性;但不必擔心.越來越多冷門偏異的「御當地」開始登場,也透過這些「御當地」,大家更了解日本原來有這麼多這麼豐富美麗的地方,重新體認鄉土的價值,美食之外,地方歌謠、方言、民俗舞蹈等也大流行,「御當地」實在是泉湧不斷的大寶庫。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