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90)為了東奧而實施夏令時間,合不合算?

2018/09/1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今年夏天日本超極酷熱,我在8月底從氣溫38度的東京回到30度的台北「避暑」,一反過去在高緯度的東京或近郊享受夏日風情的常態;許多台灣朋友也跟歐美人等一樣,非常關心東京再這麼熱下去,2年後的奧運會不會有問題?也討論到日本可能實施夏令時間(日光節約時間),調早2小時,也就是撥快時鐘2小時,連曾體驗過夏令時間的台灣朋友也認為現代社會還搞夏令時間,非常伐不來,只要東奧有些項目提前舉行就好了!

 

      我從小在台灣長大,經歷過多次夏令時間,最後二次是1974及1979年,都是因為能源危機時才實施的,但最近30年都沒有實施,主要是因為台灣並非高緯度地區,節約能源效果不大,把時間調早,徒增加交通運輸、金融等各種與時刻相關的業界困擾與混亂而已,文獻紀錄也會日久考據困難,影響深遠,因此沒有實施了,台灣人多少認為夏令時間並非進步而是過時的手段,對日本可能實施夏令時間,非常不解,認為是超級勞民傷財的事。

 

      我是青少年時代經歷夏令時間,印象不深刻,依稀記得實施的第一天有點睡眠不足,到學校還很困,下午已經6點了,天色還很亮,而到了10月1日改回正常時間的第一天時,突然覺得天怎麼黑的這麼快;不過這是30年前的歷史陳跡,當時電力消費中燈光是重大項目,夏令時間才勉強有點意義。

 

      日本這次想在二年後實施夏令時間的原因是今年東京實在太熱了,尤其像7月23日,不僅僅埼玉県熊谷市在下午2時測到日本史上最高溫度的41.1度,連東京都測到40.8度,事實上還有許多記者拿著溫度計在東京市谷、丸之內等2年後東京奧運馬拉松會跑過的大廈多的地區測,甚至超過41度,公園裏也還高達39度,熱到讓世界各國都為東京奧運憂心;雖然日本政府打算採取許多對策,像鋪裝反射紅外線道路,但效果有限,而且不僅選手受不了,觀眾也受不了,現在看來即使不到40度,東京奧運顯然也會是史上最熱的奧運了。

 

      日本歷史上只有盟軍進駐日本時期的1948-51曾實施過夏令時間,日本有些老人家或許還有些苦澀的經驗,如去欣賞落語演出,晚了1小時到場,聽沒多久就結束了;其他則都是有些組織、地區實施小規模的變質的夏令時間,如北海道曾搞過提前上下班的「北海道時間」等,日本人可以説是有70年沒有實施夏令時間了。

 

      雖然NHK以及多份紙本媒體調查顯示,過半的日本人認為為了對應東奧的酷熱問題,大概也只好實施夏令時間,而且現在日本超黨派議員打算在今年秋天臨時國會提出夏令時間法案;不過現代生活已經相當數位化,許多專家認為資訊技術機器或是地震儀、網路安全防範等電腦程式變更等等,都需要花費4-5年時間來開發修正程式及實驗,2020來不及,各界專家是反對的,認為如果出錯,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修改電腦或電器等的時間,立命館大學教授上原哲太郎指出,單單公共部門就需要花費3千億日圓以上,若連所有民間企業也算,則需要數兆日圓,這種花費沒有前瞻利益可言,算是一種經濟受害,也會讓東奧成為世界最花錢的奧運。

 

      反對的理由其他還很多,像是日本列島東西很長,東日本與西日本的日出時間相差很多,全國一律引進夏令時間有點不妥;或是日本是夏天高濕度的島國,日落後也是非常悶熱,即使提前下班回家,在家也需要開冷氣,尤其關東以西地區非常明顯,因此也有學者以大版市作了評估發現,實施夏令時間反而還多增加電力支出;電力中央研究所的評估也認為頂多是削減尖峰用電的1%而已,效果非常有限。

 

      其他如日本週邊各國並沒有引進夏令時間,硬去配合歐美的夏令時間,會造成亞洲各國及日本本身的不便與混亂;更重要的一個反對理由是,日本説要仿傚、配合歐洲的夏令時間,但是歐盟今年調查460萬人的意見,其中84%都反對夏令時間,也因此歐盟打算要廢止夏令時間了,日本的配合意義實在不大。

 

    歐洲要廢止夏令時間是發現夜間節省能源沒有太大效果,而且對健康的影響非常不好。的確,健康是很大問題,現代人工作時間非常長,睡眠不足問題原本就很嚴重;即使以70年前的經驗而言,也是如此;許多當時年輕力壯的人如現年94歲的著名的英國文學家外山滋比古回憶指出,當時他身邊許多人生活節奏崩潰,因為比平時早起,但晚上卻睡不著,陷入睡眠不足的疲憊狀態,等到好不容易才適應了,又要改回來。

 

      北海道實施的提前上下班,結果發現只是提前上班,結果還是很難提前下班,大家工作時間無形中增加一小時,身體負擔要提高;許多醫學專家指出,人的生理時鐘比較容易延後,也就是晚睡晚起較容易,提前就很吃力,提前會導致許多健康風險,像2006-2007瑞典曾經調查過夏令時間帶來的影響,發現心肌梗塞等疾病比率提高;其他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車禍等比率提高等。

 

      雖然現在日本人已經為了要好好舉辦東奧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多少也覺悟或許只好實施夏令時間,即使技術上可能來不及或是身體上負荷不了,讓人覺得很不忍心,也很不伐算,或許還是如許多台灣朋友所説,日本應該反過來跟奧委會爭取有些項目提前舉行,一切就會比較簡單解決吧!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