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26)人生感到後悔的事情排行榜TOP3

2018/09/1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度過無悔人生的唯一方法》、《為了讓人生不後悔、想在38歲之前決定的事情》、《為了在臨終時不後悔、希望從今天開始重視的事情》、《10年後不後悔的自我道路的選擇方法》……這些全部是書名。包括海外書籍的翻譯本在內,在日本的書店裏,這樣題材的書籍可謂比比皆是。

 

      因為,人生、後悔……這些始終都是人們關心的主題。

 

      人生與後悔,就像一對雙胞胎始終難解難分。

 

      近年,日本出現一個流行語叫「たられば」(發音:Tarareba),意為「如果那個時候做了……」。「如果那時做的話……」其實就是對過去的選擇感到後悔的一種表達。

 

      這並非事不關己。我也常常會想「如果那個時候再稍微……就好了」、「如果那個時候沒有做這樣的選擇的話……」,屬於那種總為過去犯愁的類型。雖然我也清楚的知道説「如果……」沒有意義,但腦子裏仍然會這麼想。

 

      如何對後悔的事進行修正或許就是我們的人生,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想要知道別人都對哪些事感到後悔。

 

      經過一番搜尋,我果然找到了!那就是「人生感到後悔的事情排行榜」。從後悔的事情來看,固然每個人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共通之處。那是什麼呢?

 

      某市場調查相關網站匯總的「人生感到後悔的事情排行榜TOP3」如下。

 

      第3位 當時應該更努力地學習。

 

      這是8成人都會有同感的後悔的事情。

 

      父母辛辛苦苦送我們去上學,但為什麼就沒有更努力地學習呢?對此感到後悔的人似乎很多。

 

      我本人也不例外。拿著父母的錢去上學,但並沒有感到其中的幸運之處,每次只要看到停課的通知就會非常高興。如果是早上8點半開始的課(為了趕上時間,必須7點半從家出門)或者傍晚6點以後的課(回到家是9點左右,餓得要死)還經常蹺課。

 

      在研究所就讀時,我已走上社會,所以花的是自己掙的錢。當時,終於對學費之貴感到吃驚,一旦遇到停課就感到氣憤。那時候,我會再次想到要感謝全都依靠父母的學生時代,想到為什麼那時候沒有更努力地學習時又會深感後悔。

 

      第2位 選擇另一份工作就好了。

 

      日本被認為是一個「不容易重新描繪人生的路線圖的社會」。雖然存在大部分企業採用終身雇用制度這一特殊因素,但年輕時的選擇決定今後一生的情況很普遍。與認為跳槽是很自然的事的中國和歐美不同,日本社會的情況在世界範圍內也很少見。

 

      對於曾經的那個選擇好不好,很多人都産生過疑問。為什麼到這家公司工作?為什麼那時沒有換工作?可能任何人都思考過這些問題。

 

      我也對此感到十分後悔。

 

      為什麼那時沒有更積極地參加求職活動?

 

      在夢想破滅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按部就班地就職?

 

      後悔的事情數不勝數。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一定要做一名公司的職業女性,然後和公司裏的同事結婚,最後成為公司駐外人員的妻子!我是認真地這樣想。

 


      第1位 我為什麼會和現任結婚?

 

      關於這個問題,我不發表評論。

 

      「(和他)結婚真的很好吧?」、「如果不和這個人,而是和那個人結就好了」……對於結婚感到後悔或許是一個永久的課題。

 

      那麼,對於在人生中真正感到後悔的事情到底有哪些,最好的方法仍然是詢問長輩。

 

      美國曾實施過以80歲以上老年人為對象的相關問卷調查。這些老年人列舉了「人生中感到後悔的事情」,我將他們的回答簡單列舉如下:

 

      「本應在人生中更細緻地去感受幸福」

 

      「能為他人付出更多就好了」

 

      「本該讓孩子們去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再多去一些地方旅遊就好了」

 

      「能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就好了」

 

      (因為實在太多,以下省略)

 

      看了這些回答,我再次感到,後悔的源頭是所有人都共通的。

 

      但是,令人吃驚的是,在這項調查中,70%的老年人給出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回答。那就是:

 

      「沒有去挑戰」。

 

      只要還活著,就還來得及。

 

      要讓人生無悔。

 

      「青年們,要胸懷大志!」《Boys, be ambitious.》(這是美國人克拉克博士辭去札幌農學校的教務主任一職離開日本之際送給學生們的話)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