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54)馬喰町問屋街攻略

2019/03/06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東京「馬喰町」這個地名,真容易讓人誤解是食馬肉的鎮町。「馬喰」這兩個字跟吃馬肉毫無關係。馬喰又稱作「馬方」或「馬工郎」,指的是馬伕,以及關於買賣馬匹的人與事。馬喰町地名的由來,源自於德川家康時代。當年他命令高木源五兵衛在這一帶興建馬廄,豢養了數百多匹馬,同時也讓眾多的馬伕開始居住在此地,故得此名。

 

  

馬喰町問屋街裏有各式各樣的商店。在生活雜貨店裏,還能發現不少可愛的居家清掃用品

    翻開東京地鐵圖,會發現除了馬喰站以外,周邊還有許多關於馬的地名。包括大傳馬町和小傳馬町等等,這些地方也都是因為從江戶幕府時代到明治維新為止,一直都是馬伕(馬喰)居住圈的緣故。

 

      比起台北的街道來説,東京的地名其實藏著更多的歷史典故。循著這些時間留存下來的線索,如同偵探似的爬梳來龍去脈,亦算是另一種東京旅行吧。城市因此拉出另一個層面,有了更趣味更立體的模樣。

 

      順帶一提,日本迄今仍確實有吃馬肉的習慣。如果你走進居酒屋看見功能表上寫「櫻肉」,可別以為是櫻花季的浪漫限定菜色。櫻肉就是馬肉的別稱。

 

      馬喰町號稱是現存日本最大的現金問屋街,遠從江戶時代開始就因地處交通要塞,成為人潮的匯聚區域。時至近代,漸漸形成雜貨中盤批發商家聚集的地方。如今,這些下町感十足,同時也飽滿生活風情的問屋依然健在。

 

      這些批發商家主要針對的是業者,僅提供大量下單,大多不接受個人的零星買賣。店家會要求你出示購買證或入店證,沒有的話則拒絕交易,甚至也不太歡迎遊客到府參觀。那麼,來逛馬喰町問屋街時,該如何判斷店家歡迎散客與否呢?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倘若你在店家門口看見張貼「一般小売りお斷り」(婉謝零售)或「登錄製」等日文字樣時,那麼就代表這裡只賣給特定商家。你最好就在外頭看看,別試圖走進店裏。這裡跟淺草合羽橋道具街早已習慣觀光客的屬性不同,據説某幾間的老闆態度「很有個性」。

 

   

      不過,時代更疊,近來這條商店街上,有些店家也改變經營策略,開始經營個人的零售。如果看見門前寫著「小売りします!」(提供零售)就代表你可以放心走進去挑買了。總之多走多看,時常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我想無論買或不買,穿梭在這條商店街的各種店舖之間,認識到的是一種更「接地氣」的東京。近年來這一帶開了很多新型態旅店,聚集愈來愈多海外遊客。不少朋友都曾跟我説過,他們早上吃完早餐就會來商店街逛逛,光是感受氣氛,就會飽滿著新鮮的感受。

 

      不是大量批發的商家,但又真的非常想要在這裡購物的話,請記住,一年僅有兩天的時間,是你可以大買特買的日子。在七月和十二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這裡會舉辦「大江戶問屋祭」活動。在這限定的兩天,問屋街上的老鋪會放下身段,歡迎個人零售購買。許多雜貨都能以低於市價一半的價格入手!

 

      最好的採購時段是當天早上九點和下午四點。早上九點活動開始,很多好東西都還未被人搶購走,可以挖寶到你鍾愛的物件;下午四點因為活動快結束了,商家的折扣會再下探,東西變得更便宜。

 

      心滿意足的採買完畢以後,就讓我們到附近的咖啡館坐坐吧!有幾間我非常鍾愛的咖啡店匯聚在此,且讓我領路,繼續帶大家穿梭馬喰町。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遊記《東京小路亂撞》、小説《餐桌的臉》與散文《東京模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