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06)1萬日圓大鈔的三個男人

2019/04/2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即將進入新年號的令和時代,也將會有些除舊佈新的作為,像是2024年將要改換1984年以來的紙幣,讓氣象一新,這次1萬日圓大鈔換成了日本重商主義者、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1840~1931年),其實不大意外,因為在1968年那次發行新鈔前的1963年討論時也曾列入考慮,而且他創辦的事業跟現在的日本社會或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但大家不大認識他的長相,今後將不再陌生了吧!

 

新井藥師寺院境內的聖德太子像(劉黎兒攝影,東京都中野區)

      我在日本住了卅幾年,現在1萬日圓大鈔的福澤諭吉不用説,先前的聖德太子像的1萬日圓大鈔也用了幾年,如果沒意外的話,也會用到澀澤榮一的1萬日圓大鈔;想起來自己隨身攜帶的錢包裡一直有家人以外的男人肖像是很奇特的行為,因此也對1萬日圓大鈔的3個男人有點好奇。 

 

      聖德太子,我在用他的1萬日圓大時,日本各界就已經對於他這位歷史人物的真面目起疑了,甚至有人認為聖德太子根本不存在,或許這也是日本鈔票會只用了16年就更新的原因吧!尤其高金額的1萬日圓大鈔很有象徵性。

 

      聖德太子長年也是日本1萬日圓大鈔的代名詞,他所以能登上鈔票票面,是因為生涯有許多超人傳説,如他絕頂聰明,聽力及記憶力驚人,可以「一次聽10人説話」,又制訂「憲法十七條」,「冠位十二階」等法制,外交上也派遣了遣隋使,此外還編纂國史,提倡佛教而興建法隆寺・四天王寺等,還著作等身,著有《三經義疏》等,即使經過1400多年,還不斷被傳頌他有諸多偉業,大部份的日本人在教科書裏都學習背誦過。

 

      日本各處也有許多聖德太子像,我家附近的新井藥師寺院境內就有一尊可愛的銅像,居民會順便膜拜,祈求錢包裏能多點萬元鈔;但歷史研究是很進化的,近年透過各種解析,現在知道聖德太子是實存人物了,並非虛構,他就是廄戸王(574-622年)是飛鳥時代的政治家,本名是「廄戸豊聰耳皇子」,或許很聰明,但他的業績顯然要大打折扣,像是「憲法十七條」是後世之作,或「冠位十二階」是當時中國、朝鮮都在推行的制度,並非日本獨創,遣唐使也是早先的時代就已經派遣了,法隆寺是在他出生前就有的,或許燒燬一次後他曾經重建等等,後世或許為了想創造日本一個超人偶像來鼓舞日本人,而過度神話了他。

 


      現在日本教科書也已把聖德太子是廄戸王寫出來了,不再過度強調他的業績了;或許也是因為他成了1萬日圓大鈔人物,才會讓日本歷史界費了精力去還回他的真面目,拂去了至今穿鑿附會在他身上的業績,不再有超人形象,不知是喜是憂,萬元鈔人物的壓力顯然也很大,還得經的起最新的歷史考證呢!

 

 

福澤諭吉
在東京麻布十番善福寺的福澤諭吉的墓非常簡樸(劉黎兒攝影)

     現在用的福澤諭吉是明治時代教育家、社會運動家,也是慶應義塾大學創辦人;他曾多次走訪歐美各國考察,痛感西方國家的優勢,因此將日本的私塾教育改革成跟西方一樣的現代化學校制度,明訂學費與課程內容,確立國家長遠儲備人才而提昇競爭力的體系,這是他對日本千秋萬世的貢獻。

 

 

     但他在跟中國、朝鮮等打交道過程中,對照了先進的歐美,覺得亞洲相對落後而不夠文明,更下定決心想「脫亞入歐」,寫了《脫亞論》,認定了「日本國民精神已脫亞洲固陋,轉向西洋文明」,他興學最重要宗旨就是脫亞,讓日本躋身先進國家之林;脫亞論的另一面就是強調日本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的優越性,這也是蔑視亞洲觀的開始,也是日後的侵略論的開端;也因此當今日本右傾人士也還津津樂道福澤諭吉的各種説法,他的歷史論斷,或許要等到更後世才能確立吧!

 

      福澤諭吉,我覺得比較有意思反而是他死後的墳墓樸素到不行;雖然至今「諭吉」都是1萬日圓代稱,2萬日圓、3萬日圓就叫「諭吉2人」「諭吉3人」等,是錢財的象徵,但我在東京麻布十番散步到善福寺時,發現福澤諭吉夫妻的墓,非常小且簡單的墓碑,比起一旁的香頌歌手越路吹雪的豪華的墓,更彰顯了教育家的風範!

 

      這次要新換的萬元鈔人物的澀澤榮一,我對他原本不熟悉,而是對他的孫子澀澤敬三較有認識;我近年著迷於民俗學家宮本常一的研究與行跡,而敬三長年贊助宮本常一,對日本民俗學有很大貢獻,他本人也是民俗專家;澀澤榮一會有這樣的孫子,讓我認為至今所傳的榮一的豐功偉業或許較為真實吧!

 

      澀澤榮一跟福澤諭吉一樣,曾歷訪歐洲各國且居留一年半,目睹現代化的經濟架構以及産業科技文明,在1869年成為大藏省官僚後,制定日本廢藩置縣後的財稅制度、國立銀行條例、鋪設鐵路,也建了現在成為世界遺産的富岡製絲廠的第一個現代紡織工廠等,但因為跟明治第一代的內務卿(相當於首相)大久保利通理念不合,很快就棄官從商。

 

      原本澀澤榮一就認為要讓日本現代化,最重要的就是發展産業,而且他想打破官尊民卑的階級觀,建立平等關係的社會,這種想法或許也是榮三跟宮本常一「從底邊來理解社會大眾」民俗學觀的淵源吧!

 


      澀澤榮一在1873年創立了日本第一家銀行的第一國立銀行(其後的第一勸業銀行,現在的瑞穗銀行)外,也在保險、礦山、鐵路、機械、印刷、紡織、釀酒等領域也不斷創設、培育了500多家企業,不僅當時對日本經濟發展有很大貢獻,現在也都還是日本核心企業,如王子製紙、日本郵船、JR、東京瓦斯、札幌啤酒、帝國飯店、清水建設等。

 

   

澀澤榮一

   但他更偉大的是出資建立或贊助了600多個公益事業,如140年前就設立東京養育院(保護貧困、病患、孤兒、老人、障礙者施設,現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日本紅十字、聖路加醫院等,也對一橋大學、早稻田大學、日本女子大學等的振興付出很大心力。

 

      因為心志不同,因此澀澤榮一沒有建立如三井、三菱等般的財閥,他提倡「用《論語》講道德,用算盤講經濟」,認為做生意誠信就必能獲得恆久利益,而且把想法實行在事業上;近年日本因市場經濟主義帶來嚴重的貧富差距,而且利益至上路線,造成諸多醜聞與事件,期待新鈔問世,澀澤榮一不違背道德底線的古典重商主義,亦即他所主張的「兼顧道德和利潤」「道德經濟合一」等觀念能帶來一些良性的影響!

 

      澀澤榮一在1983年選定1千日圓大鈔時,因為他沒鬍子,以當時的印刷技術,鈔票較容被偽造,而選了有鬍子的曾任首相伊藤博文,他因此落選;但他並非第一次當鈔票人物,他的國立第一銀行於19世紀末在朝鮮半島上開分行,借代辦關稅而特權而鞏固日本的經濟控制,該行發行了南韓上首批鈔票,10日圓鈔票就是採用行長澀澤榮一肖像,也因此南韓對這次日本改換澀澤榮一,跟上次採用伊藤博文一樣,有相當嚴厲的批判,認為伊藤博文跟澀澤榮一,兩人各為象徵政治與經濟侵略的人物。

 

      日本國內則掀起澀澤榮一熱潮,他寫的《論語與算盤》及相關著作,不斷重印推出;最熱的地方或許是他出身的埼玉縣吧!埼玉最近因為自謔漫畫《飛翔吧埼玉》改拍成電影大賣座,被稱為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大級鬧劇,而讓沒人氣的埼玉縣爆紅,現在又多了澀澤榮一,更讓埼玉熱的抓狂,覺得這次可以飛的更高更遠了吧!該縣原本就設有鼓勵創業的澀澤榮一獎,出身地的深谷市車站前有他的銅像及大型的「澀澤發條鐘」等,也有他的紀念館,當地的高年級的小學生會背誦他的座右銘「夢七訓」的「無夢者無理想!無理想者吳信念!無信念者無計畫!」雖然新鈔還要等到2024年的令和6年才發行,但埼玉人似乎等不及了。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