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60)中目黑高架下的黑輪
2019/05/29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實在想不出這世界上還有哪一個國家,像是日本,總是可以把鐵道高架橋下的空間,原本可能僅是昏暗的荒廢之地,搖身一變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食基地。位於中目黑站的鐵道高架橋,橋下一字排開的餐飲店,始終是我喜歡約友人用餐小酌的地方。
![]() |
關東煮(黑輪)專賣店「左門 雞高湯黑輪」 |
高架下的店面受限於可利用的空間,能夠容納的人數雖然不多,卻不令人感到促狹不安。相反的,在日本人善於利用及收納空間的功力之下,每一間小鋪都縈繞著精緻且溫馨的氛圍。在這其中,非常鍾情的一間店,是關東煮(黑輪)專賣店「左門 雞高湯黑輪」(鶏だしおでん さもん)。
「左門」的總店來自於名古屋的關東煮名店。中目黑的店面在2017年起開始營業。走過這一排高架下的餐廳,最先吸引我停駐腳步正是此店。因為店家的外觀相當特別。有如京町家木質風貌的裝潢,古色古香,委身在文青熱愛的時尚潮流所在,顯得尤其醒目。幾扇落地的大門全部敞開,讓原本狹小的空間因此擁有一股穿透感。這樣的設計,恰恰好合適於黑輪店。因為早期日本的黑輪店,多是在屋臺餐車(攤販)販售的形式,客人們在老闆與熱騰騰的關東煮前圍坐成一圈,很輕鬆自在。「左門」半開放式的店面設計,沿用屋臺的概念,讓人明明是坐在店面中,聽著頭頂上電車賓士而過的轟隆聲,又有如置身在戶外餐車用餐的懷舊感。
也是多虧于開放的空間,讓店內客人的一舉一動,成為招攬更多人想要踏進來的魔力。我第一次看到這間店時,除了被店面裝潢給吸引以外,真正打動我內心的,其實是坐在櫃檯前與站立席的客人。因為開放式空間可以清楚聽見客人們不絕於耳的笑聲言語,看見大家品嚐美食的豐富表情。那一天,我其實是去別家餐廳,看到這一幕,心底立即浮起「下次一定也要坐在那裏吃黑輪!」的情緒。
![]() |
「左門」烹煮黑輪採用的是雞高湯。以名古屋知名的大山雞,萃取出濃稠的高湯,加入紅蘿蔔、洋蔥等各種蔬菜,長時間燉煮出富含膠原蛋白的雞高湯。在如此美味的高湯裏浸煮而成的白蘿蔔、竹輪、蒟蒻、馬鈴薯、半熟煮蛋等,滋味當然不同凡響。比起其他黑輪店多使用柴魚高湯來説,「左門」的雞高湯黑輪味道更加濃郁,或許對在意食補的人而言,更顯滋養。
店內的功能表上寫著串燒似的品項,讓不少人誤以為「左門」亦身兼燒烤店。其實是將用作串燒的食材,一串串放進雞高湯中,變成黑輪來烹煮。一般串燒店沒有,關東煮店也沒有的少見吃法。倘若來到「左門」一定別忘記點幾支來嘗嘗。少了燒烤味的「串燒」(其實不能叫串燒了)吸收著燉煮的溫厚口感,延綿著,有如以為走在熟悉的街,一個轉折,竟迎來驚喜的新鮮。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遊記《東京小路亂撞》、小説《餐桌的臉》與散文《東京模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中目黑高架下的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