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10)日本早就有許多無人販賣了

2019/06/1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日本便利商店的全家(FamilyMart)及羅森(LAWSON)都在今年開始試行開無人販賣店,打算運用IoT(物聯網)、手機支付等現代技術來開始未來型無人營業的實驗,連原本表示對無人店沒興趣的7-11也因為人力缺乏而引發維持24小時營業的困難,也躍躍欲試而從省人店開始試了,無人超市等型態,在美國或中國都有了,日本算是慢了半拍,但若只是無人販賣、無人店,則日本早就有了,也就是完全沒人監看,全面相信客人,讓客人自己付錢,是很古典的一種販賣方式!

 

 

東京炎天寺的紅蛙守護鈴等採無人販賣

     我最近去東京都足立區的跟江戶後期俳人小林一茶淵源很深的炎天寺,小林曾在此吟咏了著名的「瘦蛙別輸 一茶在這裡」的為弱者加油的名俳句,也因此該寺成了俳句寺,一茶的銅像外,到處都是青蛙的塑像,寺院的守護鈴也是可愛的小紅蛙,每個500日元,是無人販賣,訪客把購買的錢自己投入的賽錢箱裏,就可以取走,無須跟寺院打招呼;當然這裡是有神明在的寺院,訪客大概不會不付錢就拿把守護鈴或守護符拿走的。

 

      不僅是鄉下的蔬果攤是無人販賣的,都會裏也有無人古書(舊書)店等,這類無人販賣一直是日本路不拾遺社會的象徵,常常讓許多外國人非常驚訝,也讓日本人相當自豪,無人蔬菜販賣所在鄉下相當常見,東京都內在練馬區離大泉學園車站15分鐘左右也有;這類疏菜販賣所大抵是賣農家展售剛收割的疏菜水果乃至鮮花或自家製泡菜,甚至握飯糰等等,雖然有些是形狀或尺寸較奇特而無法在市場上販賣的所謂「規格外」産品,但都新鮮又便宜,大抵訂價數十至數百日元,偶而也有1個700日元的西瓜或哈密瓜等,算是比較高額的商品;蔬菜販賣所完全沒人看,在菜攤旁就是放個竹筒或鐵罐讓客人投錢,甚至還有的地方是客人自己投錢,自己拿找錢;到日本鄉下旅行,在這樣的無人販賣所買東西,是一大樂趣。

 


      沒人監看,難道不會被扒竊走嗎?有日本人説:「雖説沒人監看,其實是有人監看,御天道様在看著!」御天道様就是太陽,也就是沒人的地方也不能做壞事;雖説也有人拿了100日圓蔬菜卻只投入1個10日元或50日元銅板,但也有人沒有零錢而投入500日元或1千日元鈔票,只拿走自己需要的蔬果,不求找錢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還是付了錢,農家才會繼續無人販賣。像京都鄉下就有許多無人販賣所專賣外地客很愛的「京野菜」如萬願寺唐辛子等,強調新鮮外,還有農家直接販賣的安心、安全,甚至有的農家9成以上是靠無人販賣所,因為無人販賣沒有人力成本,也沒有運輸等産銷經費,可以賣的很便宜,人氣旺盛。

 

鄉下常見便宜的無人蔬菜販賣

      不僅生鮮蔬菜花魚等有無人販賣,石川縣山裏還有居民用水箱無人販賣每只200~300日元的香魚、岩魚等;其他也有些水産品家工廠在工廠前擺放鮪魚刺身等無人販賣攤子,或是也有建材行無人零售建築用土等,嘉惠附近居民;這種沒人監看的無人販賣店是建立在農家等跟消費者的信賴關係,雖然也會遇到不付錢拿走的客人,許多農家表示大概9成以上的客人都有老實付錢,也因此不會想為了不到1成的惡客裝監錄器。

 

      2013年也有位上班族在東京三鷹市開了無人古書店,買書的人投入300日元或500日元在扭蛋機裡,出來的扭蛋裏有裝書專用的塑膠袋,客人把書裝入袋內,可堂堂走出店門,也不會有被看成是扒書客的不舒服感覺;雖然至今也曾遭扒竊,但是更多的人把自己不需要的書捐贈給無人書店,甚或捐款鼓勵或留信表示感謝等,也因此書店是賺錢的,店主就辭去工作而開始經營其他不同型態的古書店;雖然創業當初遭各方反對,認為行不通,但結果證明日本社會人心還是相當善良可信的,店主也因無人販賣而感受到溫暖。

 

      有的無人販賣所,雖然無人監看,但家的寵物的貓狗幫忙在旁看店,也成了許多無人店的明星;無人店在日本歷史悠久,許多日本人都説自己有記憶時就有,希望即使未來日本由機器人對應或是靠各種物體或臉孔辨識器等來對應的無人店林立,這些可愛的古典無人店還能繼續存在,也才能讓人知道人心未必不古!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