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狀(164)半日札幌的午後(1)
2019/07/24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出差奔波的勞心費力,比外人想像得還要疲憊,但偶爾在工作結束後,多出一個得以自由安排的午後,心底便有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微小喜悅。不久前,赴北海道札幌工作出差,臨時獲得了這樣的時間空檔,於是立刻動念,啟動計劃了一次「半日札幌」的午後。
![]() |
「D&DEPARTMENT」札幌店的一樓 |
先搭地鐵抵達圓山公園,參拜完有如藏身在綠野森林中的北海道神宮以後,下一個目的地,原本只要從「圓山公園站」搭乘地鐵到下一站「東西線 西18丁目站」即可抵達,不過天清氣爽,決定徒步前行。搭地鐵雖然快速,卻也會因此錯失許多地面上的風景。邊走邊看,穿越大馬路和住宅區,感受日常生活的節奏,不久後就到達目的地「D&DEPARTMENT PROJECT SAPPORO by 3KG」。
「D&DEPARTMENT」是一間從販售二手傢具轉型成都道府縣的職人選物店,期望在全日本47的都道府縣都能開店,地産地銷當地的精選物件,同時也會挑售其他縣市的推薦單品。這些普通的日用品,卻充滿質感,傳遞「永續設計」的開店理念。札幌店也在這樣的計劃中誕生。
一棟不顯眼的三層樓白色老公寓,經過改造,重新被賦予嶄新的生命。原本斑駁的外觀,脫胎換骨,外牆、玻璃窗與大門入口,如今都呈現出極簡俐落的氣氛。一樓右邊房間是選物店和二手傢具賣場,左邊小房間則是隨主題更疊的POP UP STORE期間限定商店。
![]() |
選物店有著其他城市分店裏少有的屋頂挑高空間,不帶壓迫感,更符合了天高地闊的北海道風情。果然,一間賣設計選物的店面,店家本身就是個設計。北海道各地的特殊物産,從日常使用的雜貨小物、服飾、零嘴、飲料等,再到全國各地生産、製造的選貨,都能在此入手。跟其他北海道物産店不同,這裡賣的都是帶著設計感,有故事的職人商品。想知道那些商品的背景的話,翻翻一旁書架上的《d design travel》系列書籍,多半能夠找到。另外,一樓最後面還有一間相機軟片沖印店,同時還販售二手相機。用廢棄的軟片,做成的鎖匙圈掛在牆上販售,吸引著老靈魂的眷戀,也讓從未見過相片軟片的小朋友感到無比新鮮。
札幌店約在2007年前後開幕,經過十多年,內部賣場多次改造,2017年年中做了一次最大的變動,就是將二樓原本販售二手傢具的賣場移到一樓,空出來的空間打造成了一個孩子們的小樂園。
二樓是童書書店及藝廊空間,前者是由「Robanoko」(ろばのこ)進駐經營,以兒童繪本、書籍和孩童玩具及雜貨為主題;後者則是定期更換展覽的小藝廊,並可出借作為活動空間,舉辦演講、新書發表等活動。
至於三樓,則是「3KG」辦公樓層。D&DEPARTMENT PROJECT每間分店的經營方式不同,有些是直營店,有些則像札幌店,授權給當地的公司如「3KG」共同營運。3KG是北海道的設計公司,札幌地下鐵地鐵卡「SPAPICA」的票面設計,就是由這間公司所擔綱。
![]() |
孩子們製作的「便當展」 |
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不少分店都有當地的食堂,可以吃到在地美食。札幌店若也有d食堂或咖啡店,精彩度必定向上加分。
想起拜訪二樓小藝廊的那一天,正好趕上一項孩子們製作的「便當展」最終日。這些便當並非真正使用可吃的食材去作成的便當,而是利用各色布料、紙張與填充物去捏成各種配菜,一個像是將平面繪本,立體而出的造型便當。
看著那些飽滿趣味性的「手工便當」,真心佩服孩子們無窮的想像力。是啊,只要有想像力,再平凡的生活,也都能變成推陳出新的設計。長大的我們,實在應該時常回過頭向孩子學習,別失去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在匆忙的出差行程中,一個偷閒的札幌午後,我這麼想著。
![]() |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近作為遊記《日本小鎮時光》、小説《餐桌的臉》與散文《東京模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