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84)為何颱風大雪都擋不住日本人去上班?
2019/09/2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9月8日,15號颱風直擊日本關東地區。東京都及周邊的千葉縣和神奈川縣自前一晚開始,出現創紀錄的暴風雨,遭受巨大損失。在颱風登陸前夜的較早時段,第二天早上從始發到8點的電車和地鐵決定停運,有些小學停課。由於暴風雨的影響,大樹傾倒堵塞道路導致交通陷入癱瘓,還有人在外出時跌倒受傷被送到醫院。
![]() |
JR新宿站(9月9日上午) |
我是自由職業者,在自己家工作,因此即使是這樣的時候也幸運地不受影響,能從早上開始照常工作。但每天到公司上班的職員卻無法如此。果然,儘管很多鐵路公司決定次日早上截至8點停運,但東京的各車站仍有大量上班族湧現,陷入嚴重混亂。我通過電視和網際網路看到了現場情況,車站排起了數百米或更長的隊伍,人滿為患,甚至就連挪到檢票口都需要數個小時。計程車和巴士也寸步難行。雖然電車也停運,但大家依然前往車站,直到電車啟動,一直站在外面,一邊看手機一邊等待。
雖然事前通知了電車早上8點開始運作,但不少人7點或7點半就提前到達車站等待。或許由於有這樣的事前通知,還有人聯繫上司,在比往常晚些的8點多離開家,前往車站。
通過網路看到這種情形,我回憶起來東日本大地震的時候。當時發生史無前例的嚴重災害,由於大地震發生在下午2點多,導致很多人難以回家。甚至有人從公司徒步行走5、6個小時回家。令人吃驚的是,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在星期五)經過週末2天之後的星期一,希望照常上班的人導致車站出現嚴重擁擠。
東京與發生大地震的東北地區相距甚遠,但東京的交通仍完全癱瘓。絕非能上班的局面。但很多人仍提前趕往車站,試圖乘坐電車想方設法去上班。當時日本人的行動在中國被廣泛報道。
這樣的情形每當出現大地震、颱風、大雪等都會發生。近年來,尤其是颱風的次數增加,一年多次發生交通癱瘓。每當這種時候,到公司上班的職員都要在車站忍受漫長的等待時間,在滿員電車之中也要忍耐,花費很長時間終於抵達公司。
但在此次的15號颱風時,有人改為在家辦公。最近數年來,允許在家辦公的企業正在逐漸增加。日本總務省2017年實施的「通信利用動向調查」顯示,允許在家辦公的企業佔到整體的3成。新創企業之中,在這種災害時積極允許在家辦公的公司很多。
那日本人為何即使在這種糟糕的情況下還堅持去上班呢?
「因為認真」這一理由顯得突出,但在我看來,是因為人們覺得同事全都在上班(存在可能性),只有自己以交通狀況為由不去公司(或者遲到很久),會被認為不認真,感到難為情。日本人具有「自己也必須配合大家的行動」這一強烈意識。
此外,還有另外的原因——即到了屬於上班時間的早上9點還呆在家會感覺不自在,總感覺不對勁。總之日本的公司職員在早上起床後,什麼都不想就去公司。因此,或許很多人認為無論如何絕對都要去公司上班是職員的宿命。儘管在海外被稱為「社畜」,但一直這樣生活的40多歲日本人不會質疑這種行為。
我的一位日本朋友在颱風的次日在社交網站(SNS)上發出下面的帖子。
·昭和時代之人會拼命尋找沒有停運的鐵道公司的電車,即使繞遠也要去公司。
·昭和時代之人認為不通車區間的2~3站步行是別無選擇。會想方設法去公司。
我也經歷過5年的公司職員生活,自己也明顯是「昭和時代之人」。
如果是如今20多歲的日本人,即使公司沒有發出指示,或許也會主動向上司申請在家辦公,不會勉為其難地在車站等上1、2個小時。颱風和大雪天的嚴重混亂在10年後的日本或將銷聲匿跡。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