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01)在日本依然人氣很高的李小龍
2020/01/28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在我2019年年底出版的著作《中國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中,有一個章節介紹的是「日本人的中國觀」。該章節闡述了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
![]() |
香港維多利亞港前的廣場上豎立著李小龍的銅像 |
這部分內容提到了李小龍。之所以提到他,是因為日本人印象中的「典型中國人」之一就是李小龍。雖然有很多讀者對李小龍是否真的代表中國人心存疑問,但至少在日本,他被親切地稱為Bruce Lee(英文名),至今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雖然不清楚李小龍在中國大陸和台灣有多高的知名度,但在香港他的名字恐怕無人不曉。香港維多利亞港前的廣場上甚至還豎立著李小龍的銅像。
簡單介紹一下,李小龍出生於1940年,是香港出身的武術家和動作演員。但他實際上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父親是中國廣東順德人,母親是中德混血(也有説法認為她是中英混血或者中荷混血)。李小龍的父母都是演員,在美國巡演時生下了他。
李小龍接連出演了《龍爭虎鬥》、《死亡遊戲》、《猛龍過江》等作品,贏得了極高的人氣。1973年,年僅32歲的李小龍突然神秘離世。
李小龍的演藝生涯非常短暫,但他在電影中發出的「啊噠」聲曾在日本極為流行,風靡一時。20世紀70年代,日本全國各地的男孩子都喜歡一邊喊著「啊噠」,一邊揮舞著雙截棍玩具,到處玩著武術遊戲。
1970年代,李小龍在日本的人氣急劇上升,時至今日,只要和50歲以上的日本男性聊起關於他的話題,對方就會興致勃勃,口若懸河,越説越入迷。當時整個日本的男孩都成了李小龍的迷弟。
為什麼日本人會對李小龍如此癡迷?
在我看來,肌肉發達、黑頭髮、黑眼睛的李小龍,在以誇張的動作打敗歐美人時,給人以一種暢快和親近的感覺。他的相貌與歐美人差別太大,也不同於普通的中國人(與其母親是混血有關)。可能是李小龍這種不尋常的獨特容貌,以及經過訓練的強壯體魄對人們産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吧。
而且,對於男生來説,親身體驗一下雙截棍這種在日本從未見過的武器,也是一件令人很感興趣的事情。我想這也是李小龍受到喜愛的另一個原因吧。李小龍的突然離世成了一個「傳説」,人們對他的仰慕也轉移到了後來出現的香港明星成龍身上。如上所述,雖然演藝生涯只有短短幾年時間,但李小龍卻給身處經濟快速發展時代的日本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由於資訊的發達和交流的活躍,如今也有許多中國人(政治家、演員、企業家等)的名字在日本為人們所熟知,但在我看來,李小龍至今仍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人之一」。
從嚴格意義上來説,李小龍是香港人,和中國內地人有點不一樣,但他有英文名,並在美國成名,演出過多部電影,是日本人「無法忘懷的中國人」。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