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02)居家辦公為何讓日本上班族困惑

2020/04/2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4月7日發佈「緊急事態宣言」之後,安倍首相「請求」各都道府縣「將到公司上班人數減少七成」。也就是説,「拜託」大家實行居家辦公。根據日本的法律,儘管沒有強制力,但以大企業的員工為中心,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真正地嘗試居家辦公。

 

      總被比作「社畜」的日本上班族對不必到公司上班的居家工作方式,究竟作何感想呢?

 

      當然,很多人提到了居家辦公的好處。


      最大的好處是「早上不用去擠人滿為患的電車了」,還有就是「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增加」、「有更多時間學習」、「可以陪伴家人」、「能夠照顧停課在家的孩子」等。有人説,因為不用擔心被同事搭話分神,「編寫資料等的效率提高了」,也有人回答説,因為節省了路上的時間,「有更多時間與客戶溝通」。 

 

      但這次的居家辦公,並不是企業的主動選擇,而是為了應對疫情被迫採取的措施。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是在沒有完全做好思想和其他準備的狀態下啟動了居家辦公。

 

      居家辦公一直令日本上班族嚮往,但真正實行起來,既有好處,同時也存在不少弊端,這也是很多人切身感受到的實際情況。

 

      我原本也認為「只要有一台電腦就能工作」,但沒想到卻存在這麼多問題。

 

      那麼,居家辦公中具體存在哪些問題呢? 括弧內寫的是我長期在家工作的經驗之談。

 

      (1)無法查看公司內部資訊

      日本企業出於資訊安全考慮,嚴禁員工將資訊帶出公司。也就是説,居家辦公時,員工難以查看公司的內部資訊,甚至存在無法用公司的郵箱地址在家查看郵件的情況。

 

     (此前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匆匆趕在週末發走的稿件,對方到下周上班時才會收到。在可以通過智慧手機收發郵件的時代,不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原因好像就在於此。)

 

      (2)家沒有完善的工作環境

    

      毋庸置疑,辦公室裏的環境最適合工作。桌子和椅子都是為辦公而設計的,大多符合人體工學,即使長時間伏案工作也不會感到累。

 

      在家就不一樣了。使用家的桌椅工作,容易出現腰酸背疼等情況。不僅如此,筆記型電腦的螢幕也比較小,工作時會感覺眼睛疲勞。

 

      家沒有用來開視頻會議的攝像頭。沒有用來開視頻會議的空間。也沒有印表機。打算居家辦公的話,光是準備這些設備就是一筆大開銷。

 

     (我一直在家工作,所以準備了兩台電腦。但奇怪的是,兩台電腦説壞就會一起壞。印表機也一樣。雖説需要避免外出,但不出去購買這些設備,就無法工作。)

 

      (3)無法在家處理的「紙質」文件太多

 

      在日本,以付款通知書和收據等為代表,很多工作必須通過「紙張」方式來處理。我的朋友中有一位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後仍去公司上班的女職員,據説她的工作是會計。沒有付款通知單,工作就無法處理,看到收據才能批經費,這些原因讓她很難採取居家辦公方式。

 

      這讓人再次體會到日本的「紙質文件文化」。高管級別的人也因為同樣的理由要去公司上班。

 

      「為了蓋章,我要去公司」。

 

      各位朋友,與蓋章相比,更需珍惜生命。

 

      (我也經常被要求收發傳真,用以確認是否參加會議等活動,以及聯繫活動地點等。這很讓人頭疼。因為沒有傳真機,我只能去便利店收發傳真。真希望這些資料都做成電子版的。)


       (4)居家辦公無法與人面對面溝通

 

      這一點恐怕要在親身嘗試居家辦公之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這時會真正體會到,與之前非常討厭的同事當面溝通,是多麼有益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當然也可能會有反作用)

 

      在家工作時,不明白的事情不能和同事隨意探討,工作累了也不能閒聊放鬆,口頭轉達能讓工作簡單10倍。很多人在嘗試了「單打獨鬥」之後,才明白與人當面溝通的可貴。

 

      (我也是工作越忙,就越感到沒有與人説話。稿件的往來自不必説,最近甚至連採訪也會被對方問「可以發郵件嗎」。討厭這種方式,我希望跟人當面交流!)

      (5)很多工作必須到現場處理

 

      銷售等必須「與顧客面對面」的工作,很難實現居家辦公。製造行業也一樣。

 

      (6)缺乏運動

 

      雖説日本的上班文化飽受詬病,但據説每天上下班消耗的運動量相當大。不上班的話,就會缺乏運動。而且,日本的住宅狹小得讓外國人無法想像,在家行走的距離十分有限。

 

      在已經解封的武漢,一位居民在接受採訪時説,「在家憋了70天,終於可以出門了,真高興」。

 

      我也已經14天沒有出門,都快要崩潰了。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