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95)疫情狀態下談「日本還是第一嗎?」
2020/04/2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上海有個叫中日分會的團體,幾年前成立的,會員多是曾在日本學習或工作過,現在依舊在中日兩國的各個領域從事著中日交流工作的中國人或華裔日本人。最近,這個團體邀請我作為嘉賓參加定於本月25日晚上舉辦的網上讀書會,談談「日本還是第一嗎?」這個課題。
舉辦這次讀書會的起因是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副主任沙青青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翻譯出版了原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的《日本還是第一嗎?》(原書名為:Is Japan Still Number One?)的中文版。因為傅高義是1979年出版的、曾風靡一時的超暢銷書《日本第一》的作者,這次出版的書顯然具有《日本第一》的續集的性質,所以書的出版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於是,中日分會邀請我和媒體人同行的徐靜波做嘉賓,和沙青青一起來一次鼎談,探討一下「日本還是第一嗎?」這個問題。
説起來我和傅高義還有些接點。2002年,我參與採訪和製作NHK特別系列專題片《地球市場 財富的攻防》中的《第2集中國製造・中國戰略》。當時我在全世界追蹤正在勇敢地走向海外市場的海爾和義烏的小商品,同時訪問各國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在美國就訪問了傅高義教授等人。
那個時候的日本儘管還雄踞世界第2位經濟大國的寶座,但已經喪失了方向感,正處於第一個「喪失的10年」時期。而中國卻趁著猛烈的經濟發展氣勢,疾如風火般地追趕著日本。因此,對傅高義教授的採訪重點已經不是日本是不是第一這類問題了,而是將關注點放在正在迅捷走進世界大市場的中國身上。
在那次採訪中,傅高義談的觀點中,有一段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説:「研究日本的美國專家和學者,現在正是連續不斷將關注的重點轉向中國研究。我也是其中的1人。」
作為長期居住在日本並棲居在媒體界的中國人,我有一個很深切的體會,就是日本對中國及他們自己的視線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在日本已居住了35年,將其分為前後期2個時段的話,前期日本媒體來採訪我時,常會問我對日本的看法,往往是希望我從外國人的角度對日本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提出批評,哪怕我的批評再尖銳,他們也歡迎。
而那時候的我,出於與中國的比較,總覺得日本許多方面都比中國做得好。於是,我的發言往往是批評少而表揚多,弄得來採訪的媒體很不滿意,希望我的發言再鋒芒畢露點,辣味再強烈點。
而到了後期,卻反過來了。隨著日本經濟長年低迷不振,日本媒體來採訪時,往往希望聽到對日本的表揚,希望我能以「知日派」媒體人為日本説好話,唱讚歌。而這時候的我卻因為走遍了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對日本整體有了更深切的理解,能看到更多問題了。所以,我的發言往往不像帶有甜味的上海菜,倒更多了四川菜那樣的辣味。於是,又引起了日本媒體不滿,希望我的視線能夠更加柔和溫暖一點。
其實,從傅高義寫的《日本第一》和《日本還是第一嗎?》這2本書中,也可以感覺到日本社會類似的視線變化在他的書中的投影。
傅高義在寫《日本第一》時,對上世紀50年代高速經濟發展以來,日本人所表現出來的刻苦學習努力向上的勁頭予以很高的評價。正如1962年問世的那首名叫《昂首闊步》(上を向いて歩こう)那樣,日本人挺著胸昂著頭向前猛進。所以,傅高義對日本人的評價一點沒錯。
但是,換一個視角來看,説得刻薄一點,他的那本《日本第一》出版後卻把正值經濟泡沫時期、頭腦發熱的日本人捧得飄飄然,使他們産生了一種日本彷彿真的已經是世界第一的錯覺。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甚至有不少日本人認為只要把東京的土地賣掉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那個時候的日本頗有如日中天,氣吞萬里之勢。
不料,《日本第一》出版後才過3年,日本卻迎來了泡沫經濟崩潰,接著就陷入了一個有一個「喪失的10年」的困境中,就是找不出重振經濟雄風的正確道路,日本自1968年取代當時的西德保持了 42年之久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拱手讓給了中國,首次淪為第三。
有一次,我採訪JETRO(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一位官員,他對我説:「日本當年所獲得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是不可能替換第一的老二地位;而中國現在到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地位,卻是可能問鼎鰲頭的第二位。」他的發言很值得回味。
有一次,我和日本歷任防衛廳長官、防衛大臣、農林水産大臣、自民黨幹事長、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等要職的政界大佬石破茂同上電視節目當嘉賓。上節目前,他在休息室和我聊天説:「我們日本是個小國,在美中對壘的今天,我們需要找到我們自己的道路和防衛路線。」我聽後很吃驚,回答説:「我當年選擇學習日語,可是把日語作為一門大國語言來學習的。」可是,石破茂並沒有改變他的觀點的表示。
日本經濟實力的衰退給社會投下了很深的陰影。現在40歲至50歲以下年齡的日本人,可以説從他們走上社會以來,就再也沒有經歷過充滿《昂首闊步》那首歌所唱的精氣神的時間段,有企業中層幹部對我説:「現在企業能不能做好,和你努力不努力關係不大了。社會趨勢已經定死了企業的發展前景。」儘管這種言行和精神狀態不能代表每一個日本人,但其影響已在隱隱之中左右了日本人的行動。
於是,日本人不愛去海外旅遊了,留學人數也急劇下降,以致日本有識之士每年開始為有沒有日本人考進哈佛大學而煩惱了,世界各地的旅遊景點也很少能夠看到上世紀後期日本人比比皆是的熱鬧場面了。
如果説這些都是事情的表像的話,那我更為憂慮的是日本人已經沒有當年那樣的好學敢為了。所以,今天我們問一聲:「日本還是第一嗎?」,是一種很正常的關心,也是眾多和日本有著各種交往的中國人自然會關注的焦點性問題。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