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302)中日簽證處窗後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2020/06/12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隨著日本的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果,東京都政府也解除了「東京警報」,日本決定從6月19日起全國恢復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正常秩序。然而,日中兩國的使領館都還沒有完全開放日常服務,這很自然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於是,有些意見反映到了我這裡,反映意見者希望我作為公眾人物能夠幫助呼籲一下,代替他們傳遞一下希望日中兩國使領館儘快開放日常服務的意見。
作為因為簽證、護照、認證等問題而心急火燎的當事者來説,把問題反映到我這裡來,這是他們作出的一種很自然的選擇,我不會埋怨他們這是病急亂投醫,找錯地方了。每當收到這類意見信件時,我在感謝讀者信任的同時,作為一個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使領館業務的人,還深切地感受到需要為日中雙方的使領館及有關工作人員説幾句公道話。因此,本次專欄想透露一些不為常人所知的內情,幫助大家互相增進理解和信任。
去年年末,日本駐上海總領館規定12月27日至20年1月5日新年休假。26日下午5點時分,我接到一位有著日本永住資格的中國人企業家的電話,説他的女兒L某也是永住簽證,但因為懷孕回中國生育,沒想到在中國的居留時間超過了日本再入國制度規定的1年期限,結果自動喪失了永住資格,在上海機場被攔下不准出境。其日本人丈夫只好帶著因看不到母親而哇哇大哭的出生才滿5個月的嬰兒返回日本。儘管L某立即於當天中午向上海日領館提交了短期單程簽證。然而,簽證代辦機構通知説,因為有新年休假的原因,按正常規定,簽證最快也要到1月13日才能領取。
這位企業家顯然是病急亂投醫地找到了我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向日領館申訴嬰兒需要母親照顧的特殊理由,祈求日領館從人道角度出發儘快發放簽證。
這樁事從法理角度看,顯然責任在當事人本人一方,是沒有遵守法律規定而犯的過失。而且,幫助申請簽證一類事務也不屬於我的工作範圍,按理對這類求助我絕對不會予以理會的。然而,想到嬰兒出生才5個月,需要母乳哺育這一特殊因素,我動了惻隱之心,思忖再三後,才答應向日領館反映這個需要幫助的個案問題。日領館同樣也是出於對人道需求的理解,在1月6日上班的第一天,從2萬多件簽證申請文件中找出了L某的簽證申請書,主管簽證的負責人一直忙到深夜12點半,才處理完有關手續,使L某於1月7日拿到了簽證,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嗷嗷待哺的嬰兒身邊。
在東京的中國大使館也可以聽到這一類故事。聽説旅日中國人對使領館暫停對外辦公有意見後,詹孔朝總領事特地給我發微信前來説明:「中國駐外使領館暫停對外辦公,不是日本一家。但不對外辦公,並不意味不服務。我們始終都開著應急通道,服務確有緊急需要者的。簽證中心每週都對外辦公兩天,受理確有需要的商務科技等赴華申請。」
我給詹總去電話了解情況,詹總説:「大家反映領事部電話打不通,這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問題,我們了解這個情況。在疫情狀態下,我們為了保證工作安全,確保零感染目標,確保每位辦證公民安全,只能按規定嚴格執行防控措施。領事館也像日本外務省那樣,把在崗人數分為A、B2個班,證件工作4-5人,領事保護2-3人。人手少了,工作人員要一邊處理急需的辦證申請,一邊接電話,還要一邊處理郵件。總之一句話,雖然為防控疫情,領事部暫停對外辦公,但服務依然在做,一直留有應急通道,專門服務有緊急特殊情況的同胞。」
説到這裡,詹總建議説:「有關簽證、護照、認證及領事保護方面的資訊網上發佈得很全,尤其是中文資訊,希望大家事先查一下,就可以解決不少問題的。如覺得還需要和使館聯繫的,希望大家儘量發郵件,我們每件必復。」
詹總加強語氣再次強調説:「打電話人太多,不易打通。請大家寫郵件,我們每件必復,肯定會予以處理的。只是優先確保大家安全,確保確有需要的和緊急的案例。現在一週批出去的護照、簽證、認證、公證,大約在五百份,這都是緊急特殊的、確有需要的,不能推緩的案例。不急的一般的能緩的,則請大家理解我們的苦衷,儘量緩一下辦理。」
對於不少人提出的護照過期的問題,詹總説:「只要在日本擁有合法的居留資格,護照過期問題可以暫緩辦理。有一位老華僑他的護照過期14年了,我們照樣給他辦理。所以請大家放心。」
詹總最後對我説:「當然,只要是確實屬於需要緊急處理的,我們肯定會受理的。在日本的使領館全部如此。如果有人懶政,該辦的事不辦,可以直接反映到我這裡來。我絕不護短,一定自揭家醜,嚴肅處理。我們一定在大家的監督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確實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使領館簽證處窗口後面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除之前,我建議大家都要互相理解,儘量配合。最後順便通知一下,駐日中國大使館領事部的郵箱是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