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38)7月雨中的苔散步
2020/07/2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今年日本梅雨季節雨量創新高,在日本各地造成嚴重的水災,讓人感覺特別長,已經接近7月底了,東京似乎還無法「出梅」,梅雨季節的結束宣言或許會拖到8月;因為出梅晚,7月出門散步時,不時下著雨,雨中格外展現生命力的,就是在岩石、樹上或林中攤開如綠絨毯般的青苔,有苔的風景讓人心情平靜,這麼小而不顯眼的植物,無花無果,但是日本人從1000多年前就很愛苔,日本的庭園裏很難想像沒有苔的模樣;苔在近年更是非常受年輕女人喜愛,還出現「苔女孩(girl)」,假日拿著放大鏡去溪谷或森林觀察苔,也在家養苔球等,成為文化跟生活上非常重要的植物!
![]() |
苔寺的西芳寺黃金池附近全為青翠的苔所覆蓋,形成舉世僅見絕景(劉黎兒攝影) |
「苔」在中文稱為苔蘚,感覺還是陰濕的障礙物,雖然清朝詩人袁枚(1716-1797)也曾吟咏過苔,而有《苔》詩,主要是歌頌苔的堅忍,認為細小卑微如米粒的苔,生存環境惡劣,未受照料,卻還能成長而煥發出青春活力來;袁牧著眼在至今不受人重視的苔,發現了苔的謙虛與偉大,是很勵志的看法;不過日本是比較廣泛地來感受苔地存在的意義,愛苔、包容苔,不把苔當作不需要的陰濕惡物來排除,還積極去培養苔,讓苔成為庭園或自然中不可或缺的配角乃至主角,甚至日本的國歌裏也有「苔」登場,這是因為國歌採用了平安時代後期《古今和歌集》的句子,也顯示日本人愛苔的歷史很長!
苔所以讓日本人如此喜愛,或許因為日本是濕氣很重的島國,很適合苔的生長,處處有苔,苔跟日本人非常親近,世界據説是有2萬多種苔,而日本大概就有2500種苔,在身邊不時出現的密集的苔讓人在炙熱夏天能放鬆,收到很大的療癒效果!也因此許多以追求苔的原生風景的主題旅行非常流行!
![]() |
西芳寺(劉黎兒攝影) |
日本文化裏有許多的「苔」,像是「苔生」是表示「悠久的時間」,因為苔要成長到全面覆蓋的程度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的,而「苔衣」則是僧侶樸素的服裝,表示無關清貧而重內涵的人生態度;苔也跟日本人的生死觀有關,「苔之下」表現死後的世界,經過悠久的時間的最前端有死亡,苔是跟「死」也相關的植物;日本文化中另一種跟生死觀有關的是華麗但瞬間就散落的櫻花,但如此默默生長的低調的苔,居然也跟生死觀有關;櫻花是平安時代貴族等奢華絢爛文化的影響,但到了中世,因為禪及茶道的影響,反而是樸素以及閒寂更人感受到美!
苔所以至今還如此深入日本人的日常,就是跟日本人如此的美意識有關,「わび(侘)・さび(寂)」,也就是以陰柔、樸素、寧靜為基調的美感,在不足之中也能獲得充分的滿足,也就是在虛幻的人世中感受到無常之美,近乎「悟」的概念,苔的存在卑微謙虛,卻又自由自在;京都的許多寺院如苔寺的西芳寺或三千院等,各地庭園也都常以苔庭來表現如此的自然美,像是侘寂之美的象徵的無水流的枯山水庭裡,砂石是海,而常以苔來當作島、岩石當作山來表現,日本庭園的「縮景」的技法,如果沒有苔就無法成立的;全面皆苔的苔庭宛如鋪了翠玉絨毯,美到極致,即使在還往往一次就有100種以上的苔,保住了苔的多樣性!
我最早意識到苔的美,是在金閣寺,金閣寺的庭園不僅本身有魅力十足的苔,而且還常設有認識各種苔的展示,讓我首次發現苔原來如此多樣,而且如此嬌小的植物,放大看的話,就是小樹或綠色雪花等,再也無法把苔當作只是腳邊踩過或擔心會滑倒的障礙物了,也不會再把苔當作低等植物;那之後,特意在6月苔最美的季節拜訪過有在黃金池畔有120種清脆的苔覆蓋的苔寺;也去了重森三玲用青苔打造的市松模樣的東隆寺的本坊庭園,抑或別名「鎌倉的苔寺」的鎌倉妙法等;或是在各處溪谷如青森的奧入瀨等也再三體會到若無苔而則無法感受到多重之美的自然!
![]() |
奧入瀨溪谷的景觀因為有苔而有多重層次(劉黎兒攝影) |
因為新冠疫情在日本6月下旬雖然一度稍微平息,但7月又開始飆升起來,尤其確診數多的東京人到哪都不受歡迎,也從鼓勵貼補「go to旅行」活動中遭排除,我今年無法去京都或滋賀的寺院觀賞苔庭美景,在東京都心的散步次數也多起來,除了花散步、菇散步、巨樹散步等之外,苔散步也是重要的散步主題!
即使在東京這樣的大都會裏,也處處都可以觀賞到美麗的苔,尤其今年雨量多,往年此時早已被烈日燙焦的紅磚路上的青苔依然青翠,彷彿是自然鑲出來的邊;苔無所不在,在大樹樹皮上、在池邊、在岩石上,在籬笆邊等等都可以看到苔!
![]() |
雖然接近8月,但是雨季未了,石磚路的石磚被苔鑲了綠邊(劉黎兒攝影) |
不斷延長的梅雨季節肇禍連連,但這卻也是讓苔最為怡然自得的季節,尤其近年因為人類生活模式改變,排熱量增加,都市裏蓄積許多熱而從夜裏到天亮都很難降溫,亦即熱島化現象,東京也很嚴重,而對於熱島化最為敏感的植物之一就是苔,熱島化讓朝露及霧的發生頻度減少,苔的生存出現危機,也因此苔是自然的指標,是降雨量以及氣溫變化的指標,如果苔無法與人共存,也顯示環境惡化,也是日本庭園文化的危機!
今年的苔散步時間很長,居然到7月底也還持續著,也看到比往年多的美麗的苔,但是過多的雨量在各地給很多人苦難,因為突來的世紀瘟疫的新冠讓我有在雨中散步的閒情,也格外感受到苔帶來的啟示,與苔共存的寬容或是接受無常的變化,或許也是今後世人面對各種災難必要的一種「苔」心情,學會如何自我防衛,而不是像現在許多先進的大國市民不斷把自己的基本人權上繳給國家權力,或是趁疫製造各種區域性緊張等,渺小的苔擇善固執的意念或許是現代人所需要的!
![]() |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