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鮮鮮鮮(143)事實比小説更離奇,新冠跟人想的不一樣!
2020/10/14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黎兒:新冠病毒依然猖獗,全球超過3500萬以上的人確診,死亡人數超過100萬人,連至今公共衛生大國的日本確診者也超過8萬8千人,死亡人數超過1千6百人,數字還在不斷飆升中;至今很多小説描述各種細菌或病毒感染等大瘟疫等發生,整個地球都在跟肉眼看不見的玩意抗爭,讓人欽佩小説家的想像力與預言力,有些景象的確宛如新冠病疫的慘狀,如1947年出版卡謬的《瘟疫》中描述了傳染蔓延擴大,街頭溢滿了屍體、病床不足等,相當貼近有些國家的狀態,但事實比小説更離奇,新冠有許多狀態跟偉大的小説家想的不一樣,讓人體會到什麼是超乎想像!
![]() |
京都・清水寺的附近(2020年10月6日) |
除了如《瘟疫》般的歐洲小説外,日本也有非常多描寫瘟疫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小説,有在新冠爆發很久以前的小説,也有新近推出的,可以看出小説家的確比一般人有更豐富的想像力,如日本科幻小説大師的小松左京在1964年所寫的《復活之日》,這部小説1980年改拍成電影,英文命名為「Virus」,也就是濾過性病毒,也是以細菌等生化武器而導致世界末日來臨的科幻小説的代表性作品,描述一位教授開發的劇毒病毒以乾冰保管,只要氣溫上升到攝氏5度,就會發出猛烈毒性,實驗時98%的鼷鼠在感染後5小時都會死亡,在交易過程中,機上裝有病毒的保冷瓶的客機在阿爾卑斯墜落,殘骸中只剩了瓶子的玻璃碎片,結果病毒傳染蔓延世界各地,人畜出現爆發性死亡,在當年夏天將結束時,全球只剩不到1萬人還存活在南極大陸上;小説本身被認為是提升了日本科幻小説水準的名作,也是對人類的警告,2009年還曾改寫為兒童閱讀作品!
曾經在通商産業省(現在的經濟産業省)的研究所研究過核融合的小説家高嶋哲夫除了寫了些關於地震、爐心熔毀等核災事故的災難小説外,也寫了病毒感染的小説,2010年發表的小説《首都感染》被認為是精準的預言小説,因為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一度揚言東京也可能封城,從今年2月起洛陽紙貴,其後70歲的他在今年8月又推出《バクテリア・ハザード(Bacteria Hazard,細菌危境)》這種細菌是東京大學理學部一位助教授在伊朗、伊拉克以及土耳其邊境時發現的擁有生成石油能力的細菌,阿拉伯酋長聯合國領袖認為石油是需要花費數億年才形成的至寶,怎可瞬間造成,這是違逆、冒瀆真神阿拉之意,必須加以阻止,為此展開追殺與破壞的謀略,因為此菌會顛覆至今石油市場根本,甚至發展為戰爭;因為新冠出現,也讓人體悟所有的細菌或病毒的威力無限,反過來也可能有另類效用,但也同樣會引起人類新危機,只不過小説中的是細菌,而且是自然原本存在的!
![]() |
大原省吾的書描寫了東京可能因病毒爆發性傳染而崩壞的各種對策(劉黎兒攝影) |
與《首都感染》類似的還有大原省吾的《首都圈パンデミック(pandemic,傳染病的全球性大流行)》是今年5月才剛出版,故事從一位開發治療抵抗新型流感藥劑的藥廠研究員的死亡開始,這位研究員的行李寄到長崎一個人口不到500人的小島,引發傳染病,238人死亡,是傳染力及毒性都很強的新型病毒,較無體力的老人開始罹患,發高燒乃至嘔吐、下瀉而死亡,遭感染這種新型病毒的飛機正朝東京飛行,機內有想幫助感染病患及尋找治療藥方的研究者等,而政界打算封鎖首都圈,甚至想讓自衛隊擊落飛機或引導到離島降落等,描述東京以及日本如何與新型病毒抗爭!
曾以小説形式描寫過台灣日治時代霧社事件的作家西村望的弟弟是西村壽行,是著名且超多産的社會推理小説家,也曾寫過恐慌小説,尤其是《癌病船》《癌病船無回應》系列,《癌病船》描述有艘全長340公尺、寬45公尺,7萬2千噸的癌症醫療船北斗號,耗資2200億日元建造,讓800名病患可以全數獲得個別的護士照護,船上有300名醫師以及最尖端的醫療器具,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的附屬機關的財團所建造的,用來能對抗難病與癌症,全世界矚目,其中有位罹患肝癌的而且遭中東革命政府追殺的馬來蒂以10億日元買了其中兩個1億日元的病房,日籍船長遭刺客襲擊也拼命守護該船,其後發現在新加坡倒地的男性病患是感染了新型流感病毒,瀕死的男人口中吐出了癌症醫療船院長的名字,因為院長懷疑新型病毒是人為製造出來的
西村在其後的《癌病船無回應》則更進一步描寫在義大利感染了新型病毒狀況,而且發病後死亡率是100%,各國開始封鎖過境來阻止傳染,而北斗號著手解析病原體,認為答案或許在非洲等。
這是2007年過世的西村所寫的預言小説,當時誰也不會把被認為先進的義大利當作發病而傳染蔓延的舞臺;該系列描繪了人類如何與病毒對抗;西村有許多作品是描寫生物或病毒異常増殖而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恐慌,也是一種科幻小説。
![]() |
西村壽行的癌病船系列也預言了人為病毒帶來的恐慌(劉黎兒攝影) |
其他如金融系統工程師出身的小説家福田和代也在2019年3月出版了《BABEL(巴比倫)》,描述了因為新型病毒而日本鬧出大恐慌,女主角悠希的情人突然有天遭新型病毒「巴比倫」侵襲,發高燒乃至昏迷不醒,她悉心照顧,還帶了駐日特派員威廉去非感染者才能進入的清淨領域接受疫苗注射,但疫苗只有三個月效期,巴比倫是會讓人喪失語言能力的病毒,悠希最後也遭感染,住進九州醫院,無法威廉傳達真相,其後日本進入鎖國狀態,無法進口石油,只靠家庭太陽能發電,街頭黑暗一片,悠希拼命想讓外國知道日本的恐慌狀態!這新冠前是寫日本遭到生化危機的未來小説,但事實上許多部分也跟新冠後的日本的對應有相似之處!
這些小説家讓人非常敬佩,各有許多與現實吻合之處,不過也有許多是小説家或是人類在新冠前所未能想像、預測到的,像是小説中大部分確診者的病情都很明顯,不像現在新冠幾乎是靠檢測才能確認,但檢測本身有誤差,也有的感染者檢測不出來,甚至還出現許多確診者是無症狀者,但卻有強烈的傳染力,像年輕的感染者因為無症狀而不自覺是感染者,四處趴趴走,讓免疫力較低的高齡者罹患甚至死亡,新冠也是一個世代差異很大的病毒,也有人稱這是長期遭剝削年輕世代的逆襲,但是事實上因新冠而失業、更加貧困的也是年輕人,許多狀況超乎人類的想像!
小説裏也描寫發生國度採取鎖國方式來阻止感染者入境,但誰也沒想到現在是幾乎各國都成鎖國,國與國間,互不往來,雖然有些小解除,但要等有效疫苗或治療藥劑出現才可能真的恢復至今人類能在列國間大周遊狀態,也因此各國都出現空前的國內旅遊熱潮!新冠還史上首次影響奧運的舉辦,至今只有戰爭才有如此破壞性,新冠顯然比戰爭更可怕,甚至被説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這種程度也是許多小説未能想像到的!
小説中描繪的都是研究者或普通人感染新型病毒,但現實上是英國、美國還有巴西等許多國家的領導人都確診,或許多著名的演員、選手等也都確診,新冠傳染對象不分貴賤,主要還是不信邪都會中邪,也就是死不肯戴口罩或不注重消毒的人或他周邊的人很容易感染!
小説中的描述疫苗或治療藥劑都還很快開發出來,但事實上並不容易,新冠至今還沒真的開發出讓人安心且持續有效的疫苗或治療藥劑;只是人類即使遭封城等,也有比小説家想像更強韌的部份,像透過網路視訊來聯繫,讓人或是國際間許多運作,不面對面也能繼續進行,例如美國的民主黨大會也能用會議軟體來讓各地黨代表同時線上上參加等;但這場新冠顯然還會長期化,沒完沒了,也是速戰速決居多的小説難以想像的!
![]() |
劉黎兒 簡歷
旅居日本的資深媒體人與知名作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臺大歷史所,1982年赴日,曾擔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為專職作家,在多家報紙雜誌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今週刊》等撰寫專欄;書寫對象包括日本政經社會議題、都會兩性關係、職場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乃至文學評論等,相關書籍35冊;小説則有《棋神物語》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