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談國民黨選舉大敗原因
2015/04/03
![]() |
江丙坤接受日經中文網專訪 |
江丙坤: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國市場,不過中國企業被優待,處在困難之中。很多海外企業也都通過投資的形式進入。雖然希望促進台灣對大陸出口,但是在推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時,希望在自由化清單中加入汽車,但陷入了僵局。除了汽車外,在工程機械和石油化學領域,中國的國有企業眾多,反對的聲音很強。因此在進入中國市場方面落後了。
台灣向中國出口零部件和原料然後在當地加工,台灣並非依賴中國的市場而是依賴勞動力。但是隨著人工費上漲,企業陷入困境。和過去相比,製造業處境不好,台灣的投資也會減少。今後,對金融和服務産業的投資比重將會提高。但是由於服貿協定未能生效,仍存在無法進入的産業。
記者:台灣出現學生等的反服貿運動,在之後的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大勝。是不是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警惕感升高了?
江丙坤:對於服貿協定存在誤解。本來應該事先對業界、立法院和社會進行充分的説明。有誤解認為除中國的資本外,勞動力也將進入台灣。大家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奪走,所以反對的呼聲才越來越強。服務産業涉及台灣的眾多政府部門,也未能很好與業界溝通。
服貿話題還被惡用到了選舉戰中。由於兩岸關係進展遲緩,國民黨的支援者感到失望,在選舉中沒有投票。
馬英九在2012年之後準備推行多項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徵收證券交易所得稅,另外還有減少國家公務員養老金。前者加重民眾負擔,而後者將導致收入減少。在推行過程中説明也不充分。身為國家公務員的國民黨支援者也沒有去投票。上述都是國民黨在選舉中失敗的原因,選舉失敗並非兩岸關係導致的。
記者:那是不是説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警惕感沒那麼強?
江丙坤:是的,沒那麼強。因為大部分人都在中國投資,去中國旅遊的人也很多,也有人因中國遊客而受益。
但是中國正在發展,看著很大。大中國要吞併小台灣的媒體宣傳也有影響。台灣媒體獨立派很多,散播歪曲的資訊,對受眾産生了影響。越是這樣的媒體就越比較受關注,而國民黨沒有那樣的媒體。這是國民黨在選舉中大敗的原因。
記者:您認為日本與台灣的經濟交流今後將以哪些領域為主?
江丙坤:台灣與日本存在技術差距,1995年左右,如何對日本的核心零部件實現國産化是台灣的重大課題。核心部件國産化成功之後,日本又不斷製造出優質的尖端零部件,台灣正在奮力追趕。今後生物工程、電動汽車和機器人將成為重要領域。
記者:有的領域不是台灣方面技術實力更強嗎?
江丙坤:日本的大企業在研發方面大力投資,台灣與日本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富士底片開發出的伊波拉出血熱的藥物。在醫療器械方面日本也處於領先地位,台灣的醫院也在使用日本的醫療器械。這些進口産品的國産化成為台灣面臨的重大課題。
記者:台灣的主要産業電子零部件産業與南韓和中國的競爭日趨激化。馬英九在演講中指出南韓是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您認為在提高台灣的競爭力方面,今後必須採取哪些舉措呢?
江丙坤:只有研究開發和技術引進這兩條路。將來,預計電動汽車(EV)將日趨普及,而普及的關鍵在於電池。開發耐久且輕量的電池需要大力進行投資。即使將日本開發的技術移植到台灣,也只能是在日本開發出新技術之後再將舊的技術轉移到台灣。在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和民營企業正致力於相關研發,政府也將通過稅制優待政策予以扶持。
記者:關於東京之星銀行。
江丙坤: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作為台灣最大的民營銀行,擁有約150家分支機構,在台灣這一狹小的市場上成長空間有限,有必要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型銀行是創始人的夢想。兩名創始人在日本社會也非常受尊敬的人物。甚至被天皇授予勳章。他們一直致力於促進日台的經濟交流。
我想對於東京之星銀行被海外銀行收購,日本民眾一定感到很驚訝吧。我們的想法是,希望將其作為日台的橋樑,推進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國際化進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在中國和東南亞設有分行,日本企業進駐海外之際,我們可以向日本企業提供融資和介紹交易對象。另外在台灣企業和投資者希望進入日本開展合資和投資業務之時,我們也可以提供支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