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希望美國按全球規則辦事

2017/09/13


      美國根據「301條款」開始就中國智慧財産權問題展開調查,對中國的制裁也在視野內。中國原商務部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魏建國副理事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時表示:中國的態度是第一反對,第二不怕。採訪的主要內容如下:

 

      記者:美國對中國進行301調查,這會不會損害中美之間的貿易合作關係,甚至導致發生貿易戰?

 

中國原商務部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魏建國副理事長

      魏建國:很重視美國對這個問題的提出。我們認為這是美國對當前中美貿易設置的一個障礙,堅決反對。不管他對未來中國産生什麼影響,這是美國政府採取的單邊的霸王條款,以國內法來對待國際上的問題 。301主要調查的就是違反智慧財産權,但是在WTO框架下就有了,所以我覺得美國現在單方面採取措施,是不符合WTO的 。

 

      第二,美國此次的舉措是一個冷戰時代的思維。我在《China Daily》上發表了文章,  四十多年前、五十多年前的東西搬出來,這個不可以。

 

      儘管以前這個301條款也被美國政府使用過,但是被美國總統曾經兩次否認過針對中國。 我不太同意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儘管美國啟動301條款以後還要一年到一年半以後再進行結果爭論,因為只要發起了就要進行調查。這是我的三個觀點。

 

        中國的態度是第一我們反對,第二我們不怕。中美的關係已經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今年中美之間的貿易已經增長14%,有可能今年超過7、8年以來的第一號貿易夥伴歐盟。 因為我們跟歐盟現在進出口增長只是9.23%。但是我只能説有可能,因為還有半年。但是中美之間發展不是原來的5800多億了。可能還會發展。有可能結論就是有可能美國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這是我們之間的關係。

 

       而且,第二現在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增加的非常快。從川普上台以後,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遠遠高於美國對其他國家的一些出口,差不多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所以我覺得應該看到,美國要實行301條款的話,可以説對雙方都不是很好的。

 

      中美目前關係處於一個十字路口。不要看發展很順利,不要看到雙邊進口額很大,有可能取代歐盟,但是在一個十字路口上,希望美國能夠正視這個問題。

 

     記者:如果美國發起對中國的制裁的話,中國會有哪些應對措施?

 

      魏建國:那我們就反制裁,包括對一些美國進口産品。美國的大量産品,IT産品、飛機、農産品不可能再那麼容易的進入中國市場。我們也打得起貿易戰,但不希望看到這樣子,不希望在全球搞貿易大戰。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希望雙方避免貿易大戰,不要劍拔弩張。 但是我們不怕,美國應該考慮後果。不能説隨意的讓你搞301調查,中國不是過去的中國了。

 

       記者:除了一些反制裁以外,中國會不會向WTO起訴?

 

       魏建國:中國第一通過WTO下的爭端機制解決,我們希望避免貿易大戰,我們希望WTO範圍之內。如果美國不同意的話,那麼我們認為美國這種做法有損於中美雙邊的經貿關係。我們希望美國能夠按全球的規則辦事,而不能按單方面的美國自己定的法律辦事。

 

       記者:美國一直要求中國減産電解鋁,日前國務院公佈了去産能,電解鋁的減産減量。有人認為美國剛剛發起調查,中國就減産了。301調查跟電解鋁的減産有關係嗎?

 


 

        魏建國:有些專家確實這麼認為,我認為不是這樣。對於電解鋁的事情,早在美國公佈301調查之前,中國就下大力氣來降低來去産能。因為有三個原因,第一耗電非常厲害,第二污染,第三産能過剩。中國不需要那麼多,也不準備把這些電解鋁轉移到國外去,我們就是把産能硬壓下來,把工廠解散,把工人安排到其他地方去就業,這個不是因為美國301調查。美國不提出來,我們也還是這樣做。這個方向已經很明確,我們已經認準了。

 

       就像智慧財産權一樣,好像美國要求我們這樣做的,不是的。 現在我們國家在提倡雙創,比如支付寶付水電費、 共用單車, 這些創意都是智慧財産權保護。不是説美國 我們現在對一些假冒偽劣 對智慧財産權的侵犯採取的力度比以前都高了 我們通過刑事的門檻 比如你這個包包冒牌了,不是説把包沒收了罰款了事,要抓起來刑事控告,這樣加大力度是我們自身的需要,不是因為你美國怎麼樣。

 

      記者:您怎樣看待目前中國智慧財産權保護的情況?

 

      魏建國:應該這樣看,中央政府決心大、力度強、目標也很準。但是有些地方保護主義,應該徹底消除。因為這個東西畢竟解決就業,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還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假冒偽劣産品的企業所負的代價要高於假冒偽劣的情況。就是説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要假冒偽劣,不是罰款的問題,而是要讓他傾家蕩産,而且要進行刑事處分。 第三,就是要取締一些非法的交易市場。老百姓也要加強舉報的能力。就像許多汽車違規了,人家幫你拍照,然後獎勵這個人。打擊假冒偽劣也要採取群眾式的、廣泛的舉報,把那些窩點、場所、生産鏈條全部切斷。

 

      記者:關於智慧財産權保護的問題,美國政府説一些美國企業在中國政府的強迫下,把一些自己的技術轉移到了中國,是被迫的。

    

       魏建國:這個沒有,我是管這塊兒的,我也當過國務院智慧財産權保護領導小組的副組長。我沒有聽説過他們説任何一個政府侵犯他們的智慧財産權,我跟美國的商會駐北京的代表經常開會, 也沒聽説。 所以這是媒體的一些不太正確的新聞來源。從目前來看,我還沒有聽説。包括《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我不知道這個新聞是從哪兒來的。但是從主流媒體來看,沒有説中國強迫進行一些智慧財産權的轉移。到現在也沒有美國企業或者商會組織向我反映這種情況,也沒有聽到美方有這種反應,今天我是第一次聽説美國方面有這種反應。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説,中國政府沒有任何這種行為,這是企業的行為,是市場的行為。

 

         記者:您怎樣評價7月召開的中美全面經濟對話?

 

        魏建國:應該看到中美「百日計劃」以後,中美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我們邁出了一個新的步伐,比如中美「百日計劃」第一條就是中國進口美國的牛肉,現在不僅進口牛肉,我們正在考慮進口美國的小麥、燕麥、奶製品,甚至豬肉。我們也承諾中國開放這一塊的認證體系。 所以外界認為可能這次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在成果上不如「百日計劃」。我不這麼認為,因為中美的困難分三個層次,一個是近期要解決的;一個是中期的要解決的,就是年度的,全面經濟對話是一個年度的;然後還有一個遠期的, 比如説全面放開市場,比如説資本流通、銀行業的全面放開。隨著時間我們會談,但是是遠期的,不能説這次7月份在美國舉行的就成果小于「百日計劃」。

 

        我認為7月的全面經濟對話實際上為川普訪華,為中美今後大戰略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次中美全面經濟對話是一種心交心,我認為中美在於利相融、心相通。 比如説電解鋁,在中國産能過剩 ,在美國産能過剩,但是在非洲不過剩,而非洲又是非常好的氧化鋁的原料,叫做鋁礬土。幾內亞有最好的鋁礬土,中美可以合作在那個地方生産鋁礬土、生産氧化鋁,然後供應整個非洲。中美不要限制在你的市場、我的市場,我們到第三國市場。不要集中在我的市場,也不要集中在你的市場,我們做全球的大蛋糕,這就是一種新的思維。

 

        記者:中國目前擴大從美國的進口,但是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現在也在擴大,所以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沒有縮小,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魏建國:中美貿易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目前我們正在加大對美國的進口,但是我們也希望你放開高科技,農産品才多少啊?中國牛肉總體26億美金,全部轉向美國也不過26億, 中國還要進口巴西的、阿根廷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亞的。所以美國應該放在高科技。

 

       美國有個特點非常不好,一旦他對我們高科技進行封鎖的話,採取最終用戶調查法。就是我轉給你技術了,你最終用在哪兒了。這是五、六十年前美國一種冷戰思維的做法,不適應現代。正是因為美國用了這個,中國才進行了科研,現在好多的東西可以説中國都趕上美國。比如電腦、無人機、基因研究、生物化學醫療,所以我覺得美國應趕快放開。如果這塊放開的話,就不是豬肉、大豆了,我覺得應該更好的考慮這個問題。

 

       關於解決逆差的問題,就是要做大蛋糕,開拓第三方市場,共用成果,不能局限在對方市場。而且美國現在市場在縮小,當然作為中國還是蠻大的。美國人穿的鞋還是中國製造的。川普講用美國貨、雇美國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逆全球化的做法,不利於美國在近期內解決跟一些貿易大國之間的逆差問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