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肯格林:川普用了最糟糕的方法

2018/08/23


     美國川普政權發起的貿易摩擦仍看不到平息的跡象。如果因相互制裁而導致世界經濟混亂,日本經濟也將遭受不利影響。甚至會帶來多邊自由貿易體制崩潰的危機。是否有辦法打開局面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巴裏·艾肯格林(BarryEichengreen)。

  

    記者:中美貿易戰爭仍看不到平息的跡象。

 

   艾肯格林:美歐(通過貿易談判的啟動)相互妥協,「美國總統川普VS中國」的格局日趨鮮明。仍看不到雙方在保住面子的同時後退一步的道路,兩國的經濟有可能遭受打擊。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巴裏·艾肯格林

 

   截至目前,高關稅的對象有限,對美國經濟的直接影響較小。但對象擴大的威脅是不確定性的來源。如果企業控制設備投資,減少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生産能力和效率性將受到負面影響。對於將來的美國和世界經濟來説,屬於負面因素。

 

   記者:高關稅將如何改變經濟?

 

   艾肯格林:關稅啟動的對象大部分是在製造過程中使用的中間産品。促進美國製造業擴大生産是川普的願望,但對中間産品「徵稅」’,是在能想到的方法中最糟糕的舉措。忽視(闡明國際分工優勢的)比較優勢原則,認為所有産品都能比其他國家更高效地生産出來是愚蠢的。

 

   中國即使遭受壓力或許也不會改變(在尖端領域爭取主導權的)「中國製造2025」。另一方面,在美國産生完全相反的效果,例如高關稅將推動對鋼鐵等傳統型、技術水準低的産業的投資,將阻礙對高科技産業的投資。

 

   記者:是否具有解決措施?

 


  

   艾肯格林:只能由美國國會改變政策。國會通過1934年的《互惠貿易協定法》向總統授予貿易政策的許可權,是因為認為與遭受保護主義者猛烈遊説的國會相比,總統更容易提倡自由貿易。如今則是總統採取相反立場的異常事態。

 

   共和黨在歷史上信奉自由貿易,議員的大部分不認同總統的政策。國會頒布將賦予總統的權力收回來的法律在制度上是可能的。

 

   記者:國會無法忽視選民對保護主義的支援。

  

   艾肯格林:當然,國會收權的實現面臨巨大困難。川普的貿易政策證明其屬於迎合支援者的民粹主義者。在政治兩極分化的背景下,或許需要應對川普獲得連任、貿易政策難以改變的最糟糕事態。

  

   記者:日本應如何應對?

 

   艾肯格林:需要探索與美國以外各國建立密切的貿易關係。雖然由於(美國這個)具有壓倒性力量的國家消失,讓多邊磋商難以推進屬於事實,但國際貿易和多邊主義的優勢仍然存在。

 

   日美雙邊談判中的危險是,美國所説的「自由與公正」是指雙邊的收支均衡。與每個國家實現收支均衡在經濟上沒有意義。如果強行推進對日本逆差削減,將産生新的扭曲。

 

   記者:如何看待中國侵犯智慧財産權?

 

   艾肯格林:改變中國的行為是有效的目標,但訴諸於高關稅的美國的戰術卻不會起作用。最好的方法是各國攜起手來改變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大塚節雄 紐約

 

 巴裏·艾肯格林(BarryEichengreen)1979年獲得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自1986年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是國際貨幣和經濟危機研究的第一人。近著從歷史的脈絡分析了民粹主義的復活,致力於研究「川普現象」。現年66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